第369章 马腿 (4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9章 马腿 (4 / 5)
        研究作家和研究写作技巧,是作协的任务之一。别以为作协好像不干实事……好像真的是,咳咳,但偶尔研究整理,以及做这些报告对文学推动是有益的。

        “你说说。”康主编手指捏拿笔记本的动作更用力了,纸张捏出褶皱,就像是眉宇间的不耐烦。

        “这两篇《一寸法师》和《侏儒》,就非常典型。”刘勇递上去了平板电脑。上面左右并排着两篇稿件。

        “谁的作品?”康主编对两部作品都不熟悉。

        毕竟顾陆抽到的人间椅子系列基本都发表在《故事会》上,霓虹的影响力更大。你指望一直从事严肃文学的人了解,那要求太高了。

        “顾陆老师的作品,前者大概是顾陆老师五年前创作的。”刘勇介绍,“后者是最近才创作的。昨天才投稿的。因为我们杂志今日不是开办了活动吗?所以我邮箱的内投稿件太多,今天才审到。”

        副主编的言下之意是,昨天审到,昨天就发过来了。

        康主编肯定认识顾陆,实话实说,哪怕几年没新作品,圈内人也不可能忘记他。

        “四五年的距离——太短了。再加上是从少年到青年,变化是不够强烈的。”康主编说。报告是要两个意向差距特别大的,而刘勇介绍的作家成长时间不够长。

        “侏儒这类变换人作为意向真的很不同。”刘勇感觉自己跑马屁怎么拍马蹄上去了?

        “没想到小顾老师重新投稿我们杂志了。我记得上次是《聊斋新义》吧?非常的精彩。”康主编说,“《侏儒》这篇文章,和聊斋新义比较如何?”

        “类型完全不同。”刘勇说,“我看到聊斋新义时,会因为语句的准确,和句子的优美像鼓掌。但《侏儒》是以内容取胜。”

        有变化是正常的,就十几岁能写出小王子的人,怎么可能几年还没进化。

        “那这篇稿子,我们人民文学肯定要给顶格的价格。”康主编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