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晋江独家22 (1 / 8)
“很深很深的大海里,有一群结伴的圆滚滚鲸鱼,还有一只瘦瘦长长的孤独鲸鱼。”
稚嫩的童声,开启了绘本故事的解说。
配合着小女孩奶声奶气的语句,背后的幕布实时改变画面,呈现着一幅幅笔触童稚的画作。
台下的观众一眼便能认出来,那些画,一定出自这些“特别的孩子”之手。
因为那过于张扬明艳的色彩,以及或反复涂抹、或粗细不均的线条,显然不符合一般教育下对美术作品结构的审美。
但,色彩和线条,是有情绪的。
这是为何所谓抽象派的艺术家作品或许人们看不懂,亦能或多或少感受到创作者当时的心情。
加上,苏诗亦并未放任孩子们肆意让颜色和线条在纸上泛滥。
天才之所以被称之为天才,正因她能人所不能。
观众们能看出,苏诗亦有意在引导孩子们色彩和线条的情绪优势,以至于故事的叙述从“技巧”转为“共情”,反倒更有利于他们理解这些感情。
观众们是外行人,看不出苏诗亦究竟是怎样引导的。
但他们能感受到,这些呼之欲出的画面张力,并不是自己的错觉。
“瘦瘦长长鲸鱼有自己的‘频率’,和圆滚滚鲸鱼们不一样。她虽然喜欢说很多话,但圆滚滚鲸鱼没有一只能听懂,她也听不懂任何一只圆滚滚鲸鱼发出的声音。”
意外的,没有人再认为这个故事枯燥。
所有成年人都静心沉浸在瓜瓜描述的故事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