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回 饭生了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3回 饭生了 (1 / 4)
        由土灶支着大圆铁锅,下面烧木柴焖出来的大米饭,在米饭的最下面会形成与锅形状一致的饭锅巴。

        只要火候掌握的恰到好处,这饭锅巴便黄澄澄的,吃在口中又香又脆,无论是干嚼或是泡汤,皆是极美味的。

        丁氏方才所言的“饭根子”,说的便是这饭锅巴。

        家中有老人去了,习俗一贯如此,饭可尽吃,“饭根子”却半分动不得,便是盛饭之时也需小心翼翼,不可戳破分毫。

        须得圆圆满满的留下,一丝不苟的铲出,再放到罗筛上晒的脆崩崩的,留着主家日后烫粥吃。

        这“饭根子”便算是保住了,也是保住了主家的根基,也只有有了根,往后才能长出更多更好的果子来呢。

        其实这个说法便是指望着去了的人能够保佑家中财源广进,诸事顺遂。

        云娇却不以为然,倘若自己不动手,还指望着家中的祖宗从天下给你扔下馅儿饼来?

        不过大渊朝习俗一贯如此,从王侯将相到平民百姓,皆是一般做法,吃“倒头饭”留下“饭根子”也已是约定俗成之举,若是谁坏了旁人家的“饭根子”,那几乎等同于杀父之仇。

        便是极为清贫的人家,吃“倒头饭”也讲究这一条,哪怕是到外头去借,也要借些米回来,就着玉米渣子野菜之类的,煮成一锅“寒子饭”,为的也是留下一个“饭根子”,取个好兆头。

        “姑奶奶,这饭生着哩!还得煮煮。”

        耳边传来一道奶声奶气的声音。

        大渊朝民间对于宴席之事,倒也不大区分男女席面,夫妇是可以坐在一道的。

        眼下也不过是在内席与外席之间随意拉了一道帘子,实则外面情形,抬眼可见。

        若是在帝京,这般自是万万不可。

        云娇也不当回事,左右她年纪也还小,姨娘与姨母们皆在,她也不必估计那许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