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五章 骑马挥军入永安 (2 / 4)
高远风笑道:“太尉大人,请实话实说,你觉得我的军事才能能胜过吴铭甫他们吗?呵呵,从年前我离开高家堡开始,很多事,我都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第一次当旅将,第一次当郡守,第一次指挥大战,而今更是第一次统领如此规模的大军。
说直白点,我是外行。我一个外行去指手划脚,您觉得能比吴铭甫他们做得更好?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本章未完,请翻页)
。我跳脱出来,不但不会误事,反而学到更多,在军旅上的进步也更快。”
郭礼斌不得不承认高远风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依然不赞成,“你就不怕尾大不掉,属下权限太大,将你架空了?”
高远风道:“我的无为和道家的无为是有区别的。道家所谓垂拱而治,觉得让属下和子民少受些掣肘,事情会办得更好。是将希望寄托在教化上,认为属下和子民都能自觉自愿地忠于朝廷。
我不一样啊,我放权,并未放给一人,而是众人,让他们去公议。一人计短,众人计长。那么多内行人公议出来的方案,难道不比我个人想出来的方案更优?
其二,在他们意见不一时,我保留了裁决权。”
郭礼斌撇撇嘴,“你还不是每次都同意多数人的意见,也没见你自己做出有个性的决断。”
高远风哈哈大笑,“那是我懒,当然也是拿不出更好的见解。但是,真要跟我心中的理念相悖时,我不会那么好说话的。看起来我丢得很彻底,不满您说,我留有后手,就是他们的也一举一动,都在我的监视之下。”
郭礼斌怔住了,这惫懒小子的懒办法,未必不是一种治军治政的良策。掌握动态,掌控方向也就足够了。事事插手,确实是一种掣肘。郭礼斌暗自苦笑,还准备培养一下这小子呢,不想却先被他教育了一通。
因为高远风不是个刮地三尺的性子,又因为吴铭甫本是陈人,所以镇东军所过之处,对贫困百姓几乎秋毫无犯,征粮也只选择那些家有余粮的富户和官绅,并且不会让人家倾家荡产。再加上吴铭甫熟悉陈国各地守将的底细,针对性或遣亲兵劝降,或让超人暗杀。所以镇东军的进展,出乎意料的顺利,自北而南,很快贯穿陈国东部全境。
高远风没有考虑先夺永安,他想把这个功劳让给周飞燕。然而周飞燕却遇到了麻烦,一路进展极为不顺。陈军抵抗顽强不说,后勤也出了不少问题,大大地拖慢了征东军的进度。
抵抗顽强,杀伐就狠。杀伐越狠,仇怨就越大。陈国败军宁愿将粮草一把火烧了,也不留给周军。民间已被坚壁清野过,周军搜刮不到足够的军粮,于是就只有寄望于补给线了。
陈昌郡郡城,周飞燕烦躁不已,“左封,再次飞鹰传书给石继,问问补给怎么还未运到?贻误战机,别怪我军法无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