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幽州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入幽州 (3 / 4)
        “哎!”背包裹的小丫头急急跑过来,把口袋捂得严严实实的。

        三斤是随李不琢长大的小丫鬟,长得平胸矮个、黑不溜秋,又穿着朴素的青布衣、黄麻鞋,跟“漂亮”二字实在沾不上边。

        还好脑袋上顶着两个圆圆的双丫髻,一双大眼睛里还透着几分水灵劲儿,总算能看出来是个女孩。

        这时候她就眼睛碌碌的看着李不琢,一脸心虚的模样,李不琢觑着她的口袋“又偷买零嘴了?”

        “没呢!”三斤头摇得拨浪鼓似的。

        李不琢无奈地叹了口气,弯腰给她擦去嘴角的糖渍“下回记得吃干净点,还剩多少钱?”

        三斤打开腰上绣着招财猫的墨绿绸缎团花小荷包看了一眼,小声说“还剩两个银锞子,十银铢,约莫四十多个铜子。”

        李不琢一咂嘴,心里算了笔帐。

        一个足色的银锞子重一两,可兑出一千个铸有“浮黎通宝”字样的铜子。一银铢就是银铸浮黎通宝,十枚能抵一足色银锞子。

        十个铜子就能吃肉的沧州,刨去每月付给学塾的四银铢学费,这些钱够李不琢跟三斤生活两月,但在幽州新封府……

        行船途中李不琢打听到,连下城中,一碗不加荷包蛋的素面都卖六铜子往上。不等中秋童子试开考,他和三斤就要流落街头。

        这时百鬼驮龙船已接近地面,降落至新封府城北门外的“飞台”上,轰一声,船侧降下云梯,人流井然有序走下甲板。

        李不琢收拢心神,正要带三斤下船,突然听到船廊边传来一阵歌声。

        转头一看,那有个伶人着一身素衣,唇脂极艳,拖起长调幽幽唱着送别的曲儿“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边上三个穿戏服、戴桃花脸谱、三尺高的偃师人偶乖巧坐着,一个弹琵琶,一个吹笙,一个用很慢的拍子打着小鼓。

        李不琢犹豫了一下,对三斤说“拿十铜子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