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凋零的野花 (2 / 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七章 凋零的野花 (2 / 8)
        “最多的时候,一天晚上串三个场子,挣得到一千五。最少的时候,一个月也接不到生意。再加上,当时年轻,遇上了不负责任的男人。”她说到这里的时候,就不想往下说了。我不知道真假,权当她说的是真的吧。况且,这个时间,最好把话题进行下去,要不然,睡又睡不着,起来还会惊醒那边的宋处长。

        “你年轻的时候,应该很好看,歌又唱得这么好,应该很好找男朋友的啊?”我问到。

        “谁知道呢?那时年轻,喜欢上了乐队一个鼓手,同居了,还怀上了孩子。结果当他听说我怀孕了,怕负责任,就跟我分手了。他跟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们自己都养不活,还怎么养孩子?他这样说,我才明白,他跟我在一起,就是玩玩而已,从来没打算跟我结婚。”

        这个女人也算是个可怜的人,我起身,倒了一杯白开水,递给她,她感激地看我一眼。

        “谢谢,庄总。不过,这些都过来了。孩子已经怀上了,我当时年轻气盛,觉得凭自己的能力,带孩子肯定没问题。于是就回老家生孩子,是个男孩,现在由我父母在带。”

        “你父母不反对你这样吗?”我问到,私生子这事,在农村,可是很丢脸的。

        “他们怎么反对?我在县城给他们买了房子,所有的一切用度,都是我的钱。他们只对外说,我在北京结了婚,这孩子放老家养,别人也不会说什么的。你知道,离开了农村,在县城的单元楼里,谁关心谁啊?”

        这是对的,有的单元楼里,对门住了好几年,连对方姓什么都不知道。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文化与道德模式的变化,是这个时代的特征。

        “谁知道,等孩子满一岁了,我的钱用得差不多了,再来北京时,就没行情了。”

        “什么行情?”我不太懂她们这些北漂歌女的行情问题,乔姐也是和她们一样的出身,我想知道她们这一行的水性。

        “一般我们唱歌的,大体上是要经纪人牵线,不可能在一个场子唱几年,客人也听厌了。串场子,就需要经纪人找到许多酒吧联系。等我回来的时候,原来跟我联系的经纪人已经不干这一行了。况且,北京酒吧听歌的风气也变了。原来我是唱甜歌的,现在没人听了。现在人听什么民谣、摇滚、嘻哈,还有就是外国歌曲。新开的一家酒吧,卖洋酒的,干脆就请几个外国人,唱什么蓝调,生意也很好,这就不对我的路子,也就没生意了。”

        她说到这,我心里一惊,她该不会是说的我开的酒吧吧?妍子一开张,就用蓝调来打特色,我们的生意就是这样起来的。按时间算,很有可能说的是我们的酒吧,我们是三里屯第一家卖洋酒专门唱蓝调的。

        我当然不能明问,不能在她伤口上撒盐。我只好转移话题:“原先跟你关系好的歌手,都在哪里去了?”这还是围绕着乔姐的问题。

        “有的转行了,有的到外地找市场地了。还有一部分幸运的,找到下家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