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我只想了解 (2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三章 我只想了解 (2 / 7)
        “我现在只是想了解,萨特与波伏娃的故事曾经让我激动过,但我不知道,你们今天所存在的模式,有没有翻新。”

        世间好多存在模式,都是新瓶装旧酒,这与所谓的学术差不多。尤其是在人文领域,真正创新的少。在实践领域中,虽然不断有新的东西产生,但道路方向,大致也与古人差不多。

        “想不想探讨一下,我的庄哥,看看我们所理解的角度,有哪些值得融入的地方?”

        融入,她真是个语言大师,既不说借鉴,也不说批判。融入,明显是高度信任和理解的产物。求大同存小异,有风度。

        “好吧,我读过他们的日记和情书。他们仿佛在自己折磨自己,用身体和爱情来折磨自己,故意与社会规则作对,自讨苦吃,这是为什么呢?”

        “他们啊,是现代社会的苦行僧,正因为这点,他们值得我们尊敬。”苦行僧,用这个词来形容两个思维奔放,身体放荡的人,也只有小池能够大胆地说出来,但也不无道理。

        “你说得对,他们算是另一种苦行僧。在过去,苦行僧是将自己的物质需要降到最低,但在当时物质丰富的法国,不存在这种探索的必要性。在今天的中国,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没必要通过降低物质需求,来修苦行。他们为追求某种精神的结果,故意折磨自己的精神,把自己的情感世界搞得非常离散,也算是一种苦行。”

        小池此时仿佛进入某种谈话的兴奋状态了,她从来没跟我探讨过这个话题,她实践了这么久,终于有个人来跟她思想互动,况且这个互动的,还是她喜欢的人。

        我是她的初恋,我知道,我的理解对她意味着什么。

        “我的庄哥,你是要问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干,明知道是荆棘,还要往里闯?”

        我点点头,这确实是我不理解的地方。这两个功成名就的人,是活得不耐烦了,硬要给社会找别扭、给对方找别扭、给自己找别扭?

        “庄哥哎,上帝死了,我们怎么办?是尼采说的吧?”

        “是的,当精神统一的架构被摧毁,聪明的人,总想探索出新的道路来。尼采的探索当然是失败的,他鼓吹相信自己的妄念,把自己搞成了个精神病。”我读过《查拉图是特拉如是说》,也曾经被他那极具煽动性的语言所激动。但我作为中国人,当然保持着某种远古以来的睿智。因为中国古代就有许多疯狂的人,他们如李白一样激动着我们的心,但并不能引导我们的模仿。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我们做不了李白。

        我庆幸我生在中国,在典籍中见到过无数大量圣哲,以及他们奇特的生活方式,他们用自己的人生,证明了行不行的问题。我们看多了疯子,就不会模仿疯子了,我们不是天才,这点,几乎所有中国人,都有自知之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