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适应新状态 (5 / 7)
她不是在问我的问题,她只是自问自答的一种叙述方式。“因为,来喝酒消费的,最主要是喝高档酒高消费的,根本就是一群吃饱了撑的,他们不是来吃饭的,他们日常生活过得还好,他们如果不是装,在女友、同学面前装高档,就是自己装给自己看,用忧郁表明自己的情感独立,其实代表着他们内心,渴望知音。”
“知音”这个词从她嘴里出来,让我差点大笑起来。她丈夫也强调过这个词。
“忧郁,不是真愁,是在洒伴面前撒娇。古代有一句诗,说的是什么,不愁装愁的那句?”
这个问题,终于暴露了她的能力。她看问题视角还可以,敏锐而直达人心,但在用词上,还是缺乏基础。我马上接到:“未赋新词强说愁。”
“对了,庄总,你书读得多,就是这个意思。”
她也是个艺术欣赏者啊。她居然敏感地意识到撒娇这个词,这个词在男女关系上极为重要。我们都知道女人撒娇,而男人撒娇的方法却更多,其中一个方法是装忧郁,好博取女人的主动关怀。
想当年,我们一行四人一起到陕北旅游时,小池评价信天游的某个特点时,就说过,歌词中,有男人向女人撒娇的味道。比如“羊肚肚”、“三道道”、“见个面面”、“拉话话”,如此公然的男人撒娇,就把感情唱活了。
“庄总,过去,我们用蓝调来表示高端小众,今天已经不行了。因为大家在网上听得够多了,有了免疫力。我们今天要唱出忧郁,可以试试一些新的年轻的歌手。尤其是那些学音乐的大学生,他们自创的歌曲,不是原来民谣摇滚那些,而是最近出的一批学生小乐队,他们把原生态的东西与流行结合,专唱小情调,有点意思。”
“那你多请几个乐队,轮流来试吧,反正,你觉得哪个效果好,就留下哪个,对不对?”
“行,庄总,我一个人听恐怕不稳妥,你还是要过来帮忙把把关,才放心。”
“我能把什么关,我又不擅长音乐。”
“你当客人啊,你还可以找几个朋友来听,客人的感受是最重要的,音乐本身倒在其次。”
她说的有道理。
试唱是在上午进行的,我请来了小苏,他是个泡吧的人,算是客人中的一类吧。更关键的是,他白天有时间。要是李茅或者然然,一个月难得看场电影,他们是没时间来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