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来点有用的 (3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三章 来点有用的 (3 / 5)
        将军看了看我,马上意识到伟大意义:“天人合一是真理,也是中华文明永不消灭的原因。”

        我们能说什么呢,话都这么大了,接不下去啊。

        将军不离主题,继续说山:“此山两处拐角、一顶冒尖,像不像一个之字?此为天造地设一字,这是自然真正书法。所以,这就占一个书字。所以适合文这居住,鲍老师,你选对了。”

        “若非将军指点,我住在这里这么久,自己也是个写字的,还真没看出这山,居然是一个之字,将军一说,我才恍然大悟。真是法眼高明,一词点透。”鲍老板的恍然大悟,用过多少回了,但回回有用。

        “这不怪你,东坡有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你久居此地,不以为异,我初来乍到,灵感容易触发而已,不足为怪。”将军这个理由也算谦虚。

        “当然,如果狗尾续貂,还可总结出一个画字。”将军非要凑齐四个字,是不是有什么讲究?他继续说到:“江山如画,是从大的视野说的。但此时正值深秋,层林尽染,果色鲜艳,这是自然水彩,随季节而变画风,你们说,是不是占一个画字?”

        他这一说,我们也觉得不算勉强。但鲍老板突然想到:“我明白了,原来我住的地方,也算是个上好去处,将军刚才总结,是不是刚好暗喻琴棋书画四个字?大家想,妙不妙?”

        一时,议论哄起,赞叹不绝。

        将军自谦到:“组合谐音,实属雕虫小技。但此山甚好,是确实的。”

        在下山的路上,我在想,将军的所谓“情、奇、书、画”是不是故意在事先编排出来的呢?如果是他故意编排的,那么,鲍老板的恍然大悟,真是合上了拍,拍对了地。

        吹牛拍马谁都会,但要拍到点子上,不露痕迹,就是技术活了。

        从山上下来,在书房茶叙。我拿出刚买的那几件玉器,给鲍老板和贺处长,他们推辞一番,我说到:“文人清供,不成敬意,如你们闲时把玩,想起老弟,我就赚了。”大家玩笑一阵,收下不提。然后,我再将田黄拿出,请鲍老师和老将军鉴赏:“我不识货,新近得到此物件,只得请教行家,帮我掌眼。”

        鲍老板明白我意,假意不精此道:“田黄乃帝王将相之物,晚生一介书生,接触甚少,知之不多,还请将军鉴别。”

        将军拿在手上,远看近瞧,仿佛不太在意地向桌上一放,说到:“此方印章,实属田黄不假。虽非极品,但作文人书法印章,也不辱名士了。”

        我马上将此章捧上,送给将军“小兵不通文墨,留此无用。况刚才鲍老师说过,这是帝王将相所用,今天将军刚好遇上,即是有缘。俗话说,路遇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莫献诗,恰好应了今天情景。如将军不弃,充此物作书房清玩、墨宝印章,岂不是它的幸运?请将军笑纳,不负此物价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