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生命的力量 (3 / 6)
小池解释到:“大家只记得范仲淹是个文人,估计妍子也听说过他吧?”
“切!没听说过又怎么样?《岳阳楼记》又不是没读过。”妍子故意说到。
“这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伟大的文人,著名的政治家,其实,他还是一个武将,他当年就是镇守延安的军事将领,大家不知道吧?这首词,就是他写于延安的思念家乡的词,所以就刻在这里了。”
原来如此,非常让我震惊,这样一个文武双全的人,写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金句,原来也是金戈铁马的汉子,顶天立地的好汉。比起那个仗剑行侠的空有一身武功的李白,比起那个壮志未酬悲愤激昂的稼轩,比起那个立志抗金至死不休的陆游,比起那个文入进士兵败零丁的文天祥,范仲淹是幸运的,历史给了他机会,他给历史留下了华章。
“大家读到这首诗时,想想当时的延安,有什么不一样?”小池问到。
大家还未回答,她就自说自话:“当年延安应该有很多树吧?要不然,黄叶地,从哪里来的黄叶满地呢?看看今天的延安,植被很少了,是不是有沧海桑田的感觉?”
“就你话多,我想的是:这块石刻太小了,毕竟是范仲淹啊,比起岳阳楼的木刻,这里太小了。”高妍回答到。
再往上,山势越来越陡了,几乎是前一个人走在后一个人的头顶,我和思远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她们,总算来到山顶,一个道观,上面有民国大书法家于佑任几个大字“太和山”,原来,清凉山还有这个名字。
参观照相必不可少,旅游的基本动作要做齐。完整下山,我们要到宝塔山去,那是延安的标志。
走近了,巨大的石壁上,几个大字“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贺敬之”,就是这里了。这里虽然不是最高峰,但宝塔处却可俯瞰整个延安城。当然,城内的建筑已经现代化了,延河上游处,还有石油和煤炭企业,据说发现了大型的煤和油气资源。
按地图指示,我们还参观了枣园、杨家岭等地,总之,觉得当年的地方简陋而土气,但这里,却曾经蕴含着改朝换代的力量。
下午,我们准备到村庄走走。从一个坡上去,随意前行,突然一阵惊呼,是高妍发出的,我走近一看,原来,山坡上,路侧边,一个巨大的深洞就在身边,上面估计仅有一米粗细,但下面看来很大,很黑,不知深浅,张思远丢了一个土地块进去,也没听到清晰的回声,他说到:“估计没那么深吧,也许土块碰土地,没多大声音,是吧?”
高妍反问“它们是一家的?”
“当然”我回答到“都姓黄”。
过了两个坡,过了两条沟,我们看见了一群羊,一二十只,黑白黄花杂色斑驳,一个声音传来,我们马上静了下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