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小苏成偶像 (2 / 6) 
        大家在这样说的时候,小苏却一反常态地不出声,仿佛在思考着什么。以他的个性,今天在酒桌上的表现很是奇怪。
        晚上,我们本来是要求睡在李茅家里的,但李茅不同意,说我们在城里住惯了的,上厕所洗澡都不方便。虽然我们也是农村长大的孩子,但也被城市生活惯坏了。
        按他的说法,虽然我们来自于农村,但要我们回到农村生活,与泥土打交道,也非常困难了。这就是潮流,当工业文明席卷一切的时候,田园牧歌,就连李老先生这种坚守田园的人,也不会再向后代延续了。
        小苟把我们拉到县城宾馆,这倒不远,开车大约半个小时就到了。
        第二天早餐后,小苟开车过来接我们,直接到学校,听座谈会。在车上,小苏说到:“老大,你跟李茅是这项目的发起人,也是本校学生,座谈时,问题由你们问,我只是听,听完就有谱了。”
        我好奇地问到:“下午你主讲,你就没有问题吗?”
        “我只是听,消化一下,主要听他们的需求,如果掌握了他们最主要的心理需求,这个课就好讲了。”
        小苏果然是吹牛高手,抓得住关键。
        我说到:“怪不得从昨天晚上起,你就不怎么说话,怎么样?是在构思吗?构思得差不多了?不跟我们说说?”
        “什么差不多了,座谈没听,我也没谱,思路嘛,倒是有一点,但这个思路合不合适他们,还得按见面后听他们的述说后,心里才有谱。”小苏此时,完全不像他平时嘻嘻哈哈的样子,仿佛在对待一件严肃的事情。我还真没看见他如此严肃过。
        我不得不鼓励一下:“对了,小苏,李茅交代的任务,你这种态度,就对了。”
        “不仅仅是因为李茅!”小苏的声音突然大起来:“你不知道,如果我不能在他们心中点起一点火花,甚至打击了他们,这罪过?等于毁掉了好多孩子的人生!”
        小苟在前面开车,他没说话,我只看见他的右手举起来,伸出了大姆指。
        上午的座谈会,分了好几场,几乎四节课,开了三场座谈会。有老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又分为高三的一次,高一和高二的一次。
        在老师座谈会中,从老师本身的角度,探讨了老师由授课员到辅导员的转变过程。老师看待同学的反应,也出现了一些分歧。有的老师说,有的同学进步很快,学得很苦,知道要加劲了,心中有不服,所以就拼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