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上山听讲座 (2 / 6)
法是教法,是佛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佛教徒的人生指南。僧是践行佛法的人,是为众生作功德的人,作表率的人,作导师的人。
当然,内容很多,加上理论引证和各类事件的通说,还有一些比喻,虽然朴实,但还算得上生动。这是基础课,在大学时,相当于读实验守则一样,必须上的。
但是,折磨人的,不是他的演讲。而是这个蒲团。我身边就有个男人,左摇右晃,他是坐不住了。本来,腿麻,可以换姿势。但他也许是为了表明自己的诚心,或者是好胜心强大,专门跟自己的腿较劲,痛苦写在脸上,摇晃体现身上,就是不换姿势。
吃苦不是盲目自虐,我当时就想说他。但没说出口,这几百人,没一个人出声。我有过长时间的打坐经历。在这不起眼的蒲团上,我居然坐得很舒服。
这蒲团,不硬,但比我原来在家的,什么泡沫垫子和棉垫子,要稍微硬一些。让人坐得稳又不硌人,这发现,这超过了一切高档货,很是实用。
更重要的是,此时太阳出来,清新的山风微微,偶尔的法鼓风铃,也很提神。我过去打坐,要么散乱要么昏沉。这种清新的环境,早上,是不会昏沉的。散乱麻,没有比我身边这位更散乱了。我觉得,自己这一刻,仿佛是个老居士,可以笑傲身边的大部分人。
终于讲完了,我迅速下座。此时,发现身边那人正痛苦着呢,我赶紧把他扶住,用力地帮他站起来。他扶着我,喘着气,感激地看了看我。问到:“兄弟,你好老练呢,练了多久了?”
想不到,第一次上山,就有人说我老练。我毕竟帮了个人,他感谢我,我还是有点成就感的。“这里是第一次上山。平时在家练过瑜珈,坐过不少时间。”我只好应付一下。
“怪不得,你是坐得最稳的,今天我看遍了这些人,哪个都赶不上你。”
他是眼光狭窄了,自己都痛苦得要闭眼,最多只看见身边这几个,随便就说看遍了,真爱吹牛。
“老师,你是第一次来?”他腿没复员,我不能撒手,免得他倒下,只好继续话题。我们这边跟重庆一样,跟陌生人的称呼,就很统一。“老师”。
出租车司机,小店的厨师,码头的保安,酒店的迎宾,你都可以叫老师。这是尊称,有点像古代称“先生”。但老师这个词,更为通用。道理很简单,对男女都适用。而且,这还真有尊敬的意思,不得罪人。
“对喔。还不是我家那个人,孩子明年要高考了,她从今年就开始上山求菩萨,皈依师傅,每个法会都得来。我今天,被她实在说的太长了,说了我好几个月,今天才来的。她跟我说,我的层次低,师父都听不完,我不信,今天一试,还真是,没练过,就是不行。”
这是来迷信的,求子女升学。如果我在街头算卦的话,她说不一定会找上我呢。这种因果,明显与我所看的佛教经典有违背,但我也不好说。因为我毕竟不是佛门中人。
此时,那个男人突然把我一推,自己站住了。原来他老婆出来了,只看了我一眼,她就挽着自己的老公,准备离开。男人回头,给我一个眼色,还举了举手,作出了再见的姿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