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绝对真理吗 (1 / 6)
一句句读,爽朗心情。一句句看,弄不明白。这首《证道歌》仿佛只是让我读的,不是让我理解的。即使弘学一再解释,也让我理解起来十分困难。有时,一天试图理解其中几句话,都觉得非常疲惫。
但我,又有什么事做呢?在精力旺盛,了无牵挂的日子,如果不得到一些东西,不克服一些困难,岂不是浪费光阴。
我在学习时,有过这种体验。原来跟董先生学习易经时,最开始的阶段,也是那么枯燥难懂,几乎让我怀疑自己的智商。但时间久了,进入了,也就开始习惯了。
我觉得,无论如何,在这样优越的条件下,我必须努力试试。书店老板推荐这两本书,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也许读得懂它,或者至少有些体会。
“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拨舌法沙劫。”
首先,注意“实相”这个词。本意是世界的本来面貌,那么,我们眼前所看到的一切,想到的一切,都是虚幻的,不真实的,所以因看到想到体验到一切的不真实,所以我们的理论和语言也不真实。
有人作过这种比喻,我们是戴着有色眼镜看这个世界。但这种不真实中,又有真实的基因。比如,有色眼镜改变了雪山的颜色,但毕竟雪山的轮廓是真的。即使眼镜有凸凹,雪山的轮廓也是扭曲的,但毕竟,还有个雪山,还有个眼睛在看吧。
但读弘学的解释,却不是这样的,他的意思是,所看的山、能看的人,都不存在这种对立。当这种对立消失,才有可能看到实相。
那么,从逻辑习惯上讲,这就令人费解了。比如,我看到实相这句话,必须有个我吧,也必须有个实相吧。如果这两个都没有,那什么叫看呢?
看这个词都没有意义,那么,实相的意义何以依存。
这就是看这首诗最难的地方。就是,理解起来,到最终结果时,却发现,对象和主体都必须消失。而主体消失,我恐怕只有自杀这一条路可走。古人不是说过嘛“要想人不死,除非死个人。”
但是,客体消失,该如何设想呢?我被这些概念套住了,出不来。因为,不知道这超出认识习惯的东西,究竟该如何认识。
姑且放下实相吧,往后看。我并不贪心,我能理解多少就是多少,毕竟,书店老板说过。完全理解,我就成了开悟的圣贤了。我还不敢有那大的胆量。
证实相,证明的意思。谁在证明,证明了什么?没人说得出来。因为他下一句是“无人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