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绝对真理吗 (3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九十五章 绝对真理吗 (3 / 6)
        但众人并没有离开的心,因为众人既不知道为什么要离开,也不知道离开的方法。并且,我站在这儿好好的,为什么要听你的话?

        这是动机问题。当然,人们总是有机会产生学佛的动机的。当死亡的危险日益迫近时,就知道期望来生。“平时不烧香,临死抱佛脚”。

        “体中圆”这个词非常高深。体,大概相当于哲学上的本体,本原,基本性质。数学上的出发点,原点。物理学中宇宙开始的基点等。圆,是圆满,是整体,是全部,是真实,大概相当于这个意思。

        那么,这个结论如果成立,是不是说明,这个世界,真有一个绝对真理的存在?如果没有那个真理存在,法师怎么敢发那么大的誓言。

        也许有杠精的存在,像网上那些喜欢抬杠的家伙。也可以反问和置疑。比如问,也许大师发现,根本没有佛的存在,也没有地狱的存在,他也悟到的,是什么都将消灭,那么,还怕什么因果呢?

        但是,佛学的基本原理,却在经典中否定了这一点。“断灭”是佛家坚决否认的。世界是以某种形式连续的,只是这个连续可以超越而已,并不是连续不存在。

        缘起理论是佛教最基本的理论基石,就是讲因果讲因缘讲连续性,讲前世因直接影响后世果的。

        如果法师在此说的是断灭,为什么后来的高僧不出来批驳呢?肯定不是讲断灭的。毕竟,当时六祖这个伟大的人,亲自验证过,这是个得道的人。

        毕竟,这首诗存在有一千年了,如果有问题,早就被人批驳了。不要说实践上有问题,就是理论上稍有瑕疵,也会后世书生尽力批驳的。因为,所有后来的论点,都不能与佛教原始的经典相违背。

        也就是,这首歌,在理论上,与佛教的中心思想,是自洽的。

        “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六趣,是色声香味触法。是指我们眼耳鼻舌身意等感觉思想,所感受到的体验。也就是所有的主体意识和主观感受。这一切,在绝对真理面前,都是“梦”,我们活在梦境之中。

        如同孙甘露先生的《信使之函》。我们以为这一生的目标,是找到收信的人,完成上帝的使命。我们给这种使命赋予了各种意义,我们在送信途中得到了诸多感受,还有人写出理论上的攻略,但是,生命的真相,只是上帝骗了你。你根本找不到那个收信人,因为收信人,只是你自己。你一生的所以感受与体验,就是信的内容。

        假如有人不相信这个上帝,偷偷打开信件,发现,那里面空空如也。

        “觉后空空无大千”,主体与客体的对立消失了,意义和世界也就不存在了。整个大千世界,原来是空。如同那所描述的,你被梦骗了。醒来时,才发现,这个世界和我,原来只是梦一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