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吓人的因果 (1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六十三章 吓人的因果 (1 / 7)
        圣人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而佛要普度众生,必须做好所谓小人的工作。从道理来说,君子是可以理解的。但要从事实来说,必须以强大的力量,用吓人的事实,才能让普通人心生畏惧,趣向佛道。

        因果报应之所,对于君子来说,大体上是从原因条件和结果来说明其中的逻辑。但普通人,根本不会关心这些。他们只关心自己的结果。所以,用吓人的结果让人们不要作恶,用美好的期许,劝导人们行善,就成了佛教早期经典的重要内容。

        因此,《罪福报应经》就起了这种作用。近代,邓大人在改开之初,为了团结广大人民,也用了这类方法。他著名的发言中有一篇,很简短,用题目就可以说明问题。《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这就很明白,对君子,要讲大道讲理想讲义,对于普通人,就得讲纪律,惩罪奖功,才能够保持统一性。

        我是这么听佛说的。佛在迦维罗卫国和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一起住在精舍的时候。由于结夏安居已经结束,于是佛从禅室出来,和弟子一同前往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两国之间有一棵大树,叫做尼拘类树。树高二十里,而枝叶覆盖的面积则有六十里,树上结的果实非常多。尼拘类吃起来又香又甜,味道有如蜂蜜。掉落地上的熟果,人民吃了之后,病都会好而且眼目明亮。

        佛于是坐在这棵树下,诸比丘就捡食地上之熟果。吃之后,佛就告诉侍者阿难说:“我看天地万物,各自都有他们的宿世因缘。”

        阿难见佛跟他说话,于是赶紧前来顶礼佛陀,跪着问佛说:“是怎么样的因缘呢?这些弟子大家都想知道。请您敷演讲说,以开示度化不知道的人。”

        佛就告诉阿难说:“善哉善哉,乐于听闻的人,要专心听呀。”

        佛说:“人如果培福的话,就像这棵树一样。它的种子只是一粒果核而已,后来渐渐长大,结果利益无限。

        能当国王大臣,地位尊贵有权势的人,都是从礼敬佛法僧三宝中来的。

        大富豪之人,是从布施中来的。

        长寿而没有疾病,身体强壮的人,是因为持戒律之故。

        长得端正白净,容光焕发,身手柔软,吐气芬芳,人见人爱,令人观看不厌的人,是修忍辱的结果。

        喜欢精进修行,不懈怠,乐于培福德的人,是从精进中来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