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大姐回了 (5 / 6)
午饭过后,那些学生们来了,大家把大厅的椅子挪开,一一开始了表演。有唱歌的,有跳舞的。老总们先是看完他们的表演后,就要求他们一些特殊的东西。
比如唱歌的,要他们分别用假声唱高音或者用喉声唱低音,试试他们的音域。
而跳舞的,要复杂得多,看身高长相,大体上都没什么问题。还要看乐感,变幻了各种伴音节奏,让他们自由发挥。最后还要看每个人的柔韧性,下腰劈腿等。我知道,这是看这个孩子的可塑性,毕竟,要适应院团大量的各类的培训。
这八个人,都是文大姐挑选过的,虽然没能够上专业的艺术院校,或者考上大学的特长生,只是因为云南这地方,歌舞人材太多,竞争力太强而已。
他们的能力,得到了这几位老总的认可。况且,这顿饭,吃了嘴软,他们也愿意收下这几个人。只等高中毕业,就可以到他们的院团上班。
文大姐有点不放心,问几位老总,可不可以预签合同。几位老总同意了。但是合同的约束是双方的,如果学生明年毕业后,不想去上班,也是要给违约金的。我给文大姐使了个眼色,她明白了。即使有学生最后改主意了,违约金,由我们基金来出钱。毕竟也不多,违约金也只有一万元一个人。
预签合同过后,几位老总就分别留下自己招聘的学生,告诉他们报到的地点和电话,以及注意事项,还有哪些,平时需要加强的地方。从这个角度看,几位老总,是真诚的。
我跟文大姐和刘大哥在一边,商量了一下,作了一个决定。学校所有的学生,毕业后,不管是上大学还是院团招工,第一次出门的差旅费,由基金出。帮人帮到底,哪怕每个人只有几百块,对于他们家庭来说,或许就是一个月的生活费。
学生离开后的三天,那几位老总也要回贵州了。他们很满意,找到了自己喜欢的演员苗子,并跟我们约定,每年,他们都要来一次,要我们培养好学生,有目的地招聘,比到处瞎闯强得多。一想到学生们的出路,又多了一个可靠的河道,我与文大姐和刘大哥,都显得比较兴奋。
很快,就到了会考的时间了。在会考前,我与刘大哥就提前几天到了学校,找老师和学生座谈,了解这种教学模式的开展情况。老师们都说,学生们提高很快。对口的昆明的重点高中的老师,来上课时,也让他们作为教师,都受益非浅。学生们也很喜欢这种教学模式,表示收获很大。
但是,这只是主观感受,与客观的评价标准,还是有距离的。而会考后,与州内其它学校的对比,才是最直接的体现。
当州里抽派出监考老师到校时,我们其实都很紧张。按会考的规定,监考老师主要是本校的老师担任。但是从其它学校交叉派遣出巡查人员,以保证监考的严肃性,或者说,保证会考成绩的真实性。
我和刘大哥不是教育系统的人,当然不能参加监考。当时,我们只是到学校的食堂,帮助食堂改善考试期间的伙食,又补贴了一些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