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情感之迷四 (2 / 6)
语言试探,还与对方地位处境有关。他举例说明。与智者言,依博。也就是,跟聪明的人说话,你就尽量展示见闻的广博。为什么,如果你讲专业,话题太集中,对方是专家,你就露怯了。把话题范围搞大,对方总有知识盲点,他才因好奇而听你的说法。
万老师讲感情,与学心理学的聪明人小胡谈话。当然不能纠结到心理专业上去,于是,他杂交了许多哲学的社会的历史的中外的音乐的诗歌的,总之,显示出广博的状态,取得人家对话题的尊重。
与博者言,依辨。对于见闻广博的人,就要严谨的辩论限制话题的展开,话题一旦撒开,两个天马行空的人,有可能离题万里。万老师之所以与小胡比是广博的,只不过年纪大些,经验多些,见闻广些而已。在我面前,他的广博就不太占优势。
于是,他哲学上思辨与逻辑,就成了与我探讨的话题。他是一个很会在话题上保持主导能力的人。
同样,与辨者言,依要。就是说重点,不绕弯。与贵者言,依势,讲清楚大趋势,贵者是掌控引领趋势的权势之人,这正是他们关心的话题。与富者言,依高。富者物质追求不迫切,精神上追求高尚或者社会上追求等级上升,都是依高的说法。与贫者言,依利,结合着他最关心的利益而言,最打动他的心。与贱者言,依谦。一个日常被人看不起的人,你尊重他,你在他面前保持出谦卑的样子,这种难得的精神收获,他会言听计从的。
这所谓的话术,就是心理之术。发现别人的心理爱好,并投其所好,让人顺着你的思路思考,得到你想要的结果。苏秦张仪凭这功夫,进入了人生的巅峰。
每个人都有心理保护机制,小胡自己的事,如果他自己不主动说出来,旁人不能挑明它。这是尊重,也是人与人心理上的安全距离。
不仅是心理上,也有身体上的安全距离。有人做过测试,结论是,正常人之间的安全距离,大约是半米左右。大概原因有几点。第一,这个距离上,你的声音与热量我都能够感受得到,你的情绪我也能觉察到变化,你就是想跑,我也能够第一反应时间里,拉住你的衣袖。也就是,作为交流的互动的双方,近得合理。
第二个原因,大概属于远得安全。要知道,这个距离,不会被对方下意识的挥手或者踢腿所伤。跟老婆睡过的人都明白,两人靠得太近,恶梦中的挥手动肘,会无意识地伤害到对方。
当然,理由估计不充分,也有点猜测性质。可能性是存在的,必然性,没有实锤。
“情感除了与需求有关,还与什么有关呢?”我问这个问题时,联想到了我的战友,王班长,这个人传授给我的人生经验,家庭匹配论,就是需求主导的情感婚姻类型。对于需求与供给,学经济学,也已经很熟悉了。
“与本能有关,我所说的本能,是综合性的。生理进化与心理事件,综合起来,给你影响最大的事件,积淀为你的本能,这种本能产生直观的情绪反应,就决定你的情感类型与强烈程度了。”
万老师这段话有点像心理学了,我把目光转向了小胡。他解释到:“万老师所说,在心理学上也是承认的。生理本能这种事,进化留给我们的,是基础的情感底色。比如恐惧,是规避危险的情感反应,刺激我们的肾上腺素,提高血清浓度,让我们在紧张的状态下,提高应对危险的能力和速度,紧张感、压迫感、逃避感、厌恶感,都与恐惧有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