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操作问答课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四十八章 操作问答课 (1 / 5)
        今天是老法师最后一次给我们上课了。以他那么大年纪,还要保持精神饱满的劲头,确实值得钦佩。

        万师兄问过我:“他以风烛之年,仍以雄风之姿,行苦口之事,ay?”

        他这文言文与英语夹杂的方式,估计是为了故作幽默。按心理学规律,越是想表现什么,就越是缺乏什么。那么,他近几天,心情一定处于非常沉闷与紧张之中的。

        这几天他没怎么说话,完全改变了自己的『性』格,就非比寻常。要知道,一个人的本『性』,是很难改变的,他是受了这老法师的刺激吧?不仅仅是少说话的戒律,更有可能,是关于世界观与认识论等基本问题的反思,才可能让他这种自信的人,独自轻抚心灵的伤口。

        对一个人人生观最好的摧毁,是用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生,真实地展示在他的面前。这位老法师,一生并没有学多少学院派的知道,只是勤恳地烧香拜佛,劳动打坐,听经参禅,而理论水平之高,实际『操』作能力之强,完全超越了万师兄的理解范围。

        “大概有几个原因吧”我分析到:“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他虽然还健康,但骗我们的动机是没有的。况且,哪有这么激情的骗子,在不追求回报的情况下?就为这庙子提供的菜包子?”

        我也以幽默对他。我并不急于说原因,以万师兄的智商,肯定也能够猜出我将所说。最大的可能『性』是,老和尚因为年岁已高,只是想把他所证实的东西,无保留地留给下一代,怕我们走歪了,所以苦口婆心。

        所以,面对真知,我们都必须严肃。

        “大家也听说我将要回去了,回哪里去,我怎么知道呢?年纪大了,都是苦恼的人。在山上在庙里或者死在路上,作不主的时候,才晓得什么叫苦啊。”

        他这一开口,仿佛很伤感。其实,如果他本人都没有解决生死问题,怎么可以给我们上课呢?估计正确的理解应该是这样:你们如果不努力,终会遇到我所说的这种苦的。

        “昨天晚上,就有许多人来我的房间,有说好话的,有要拜师的,有问法的,有求解的。前两样,就不要来了,当时我也不理会。后两样,各人有各人的情况,这里不重复。但是,大家为法而来,我尽其所知,给大家的,也不过是圣人牙慧,没什么稀奇。”

        珍惜机会与时间,看来,有的人,做得比我们好。同样是朝山过来的人,差距咋这么大呢?

        “我觉得,大家有许多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怎么打好基础,或者说身体的基础,再到心理的基础。另一个问题,是问真消息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就好比与第一个终点,非常重要,这两点确定了,你可以走一条最便捷的直路,少些曲折了。”

        老和尚不要太数学,把直线的定义都运用了。

        “当然,路上会遇到假消息,如同假古董中,有贼光。注意啊,偶尔放光,有可能是贼光,不要相信。所以,要跟大家形容一下,真消息是什么样。至于基础嘛,前面我提过,就是守息入定,我再细说一下这个数息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