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 正式开始了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五十一章 正式开始了 (3 / 4)
        第一个问话的,是一个居士,大约中年。“请法师讲一下,什么是开悟,开悟之后的境界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在茅篷那边,老和尚已经回答过,但这居士,好像是在崇圣寺帮忙搞法会,没到那边听过,所以才有此一问。

        法师回答到:“开悟啊,就是我们对一个东西不明了,最后明了了,这是开悟。我们没开悟的时候,就像瞎子一样,成天闭着眼睛瞎『摸』;而开了悟以后呢,就仿佛睁开了眼睛,这个地方那个地方有不有拦路石,就清清楚楚了,路就好走了。但我们不是说开了悟,明心见『性』了,就成了佛,再不用做事了。不是的,我们开了悟以后还要继续用功。因为佛是觉行圆满的人,我们虽然已经见到了‘法『性』’,有了‘觉’,但‘行’还不圆满,所以还要继续努力。但开了悟以后,他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的,就好用功了。”

        此时,又一个老居士站起来问到:“现在末法时期,是修念佛法门比较好,还是参禅比较好?”

        这倒是个大问题,目前,有许多人提倡禅净双修,这算是个勉强的答案,我们都想听听法『露』师的态度。

        法『露』师说:“佛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治我们众生的病的。就像『药』房里的『药』,你有什么病,他就下什么『药』。你觉得哪一个法门好、能治自己的习气『毛』病,能与自己相应,就选哪一个法门好了。念佛法门,是佛到忉利天为母说法,摩耶夫人看到娑婆世界很苦,所以佛最后开一个方便,将西方极乐世界示现给大家看,叫大家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

        这不仅仅是单纯回答问题了,还把问题两边的情况,来源及方向,都交代出来,属于系统知识介绍了。

        “永明延寿禅师有一个《四料简》:‘有禅有净,如带角虎。’就是说我们坐禅的人,如果再念佛修净土,就如本已威猛的老虎又带了角,那岂不是更厉害嘛!我是三六年出家的,算来出家已经六十多年了。这六十年来一直习禅,但我自己的回向还是要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呢?因为我现在没有把握说将来一定做什么,所以要念佛,要阿弥陀佛的愿力来摄受,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顺便说一下,《普贤行愿品》是生西方极乐世界最好的。为什么呢?它的后面有一段话,‘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所以我觉得诵《普贤行愿品》生西方极乐世界好。”

        表面上,法师的回答也是禅净双修,但这把道理讲出来了,大家就觉得不是敷衍了。

        “我们每个人的心、思想都如大海的水,一天到晚不停。可是你想过没有,你成天地想东想西、想好想坏、想来想去,有什么好处呢?有那个时间念念佛不是很好吗?我自己平生没有事的时候,就念佛或参禅,或看经诵经,把功夫扑在佛上,我不喜欢把思想放在其他不好的地方上。不知道在座的众位是怎样用功的?不管怎样,希望大家都好好发心精进,希望我们能在西方极乐世界再见。”

        这是个保险的办法。如果参禅此生无成就,至少念佛,让你往生西方有把握,至少对死后的世界,还有依靠。

        此时站起来一个年纪大的和尚:“请问老和尚,念佛人临终时要注意什么?”

        这个问题最实在,尤其对年纪大的人来说。针对『性』强不说,重要『性』也是最强的。哪个学佛,不想了生死呢?

        法『露』师正了正身体,严肃地说到:“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可以少福德因缘。什么叫福德?你修庙也是福德,念经也是福德,行菩萨道也是福德,这些都叫福德。福德很重要,因缘也很重要。比如某个人,他做了很多好事,有很多福德、功德,本来可以去极乐世界的,但是可惜呢,他最后要走的时候,家里人这个哭、那个喊,得了,他走不了啦。为什么?因为我们都是有情众生,你看爸爸妈妈要走,舍不得,又哭又喊,哎,他/她见你喊他/她,舍不得他/她走,他/她心也就舍不得你起来,结果你就把他/她拉得走不了啦。所以这一点我们学佛的人一定要注意。另外希望在座的大家能组织一个念佛团,有人要走的时候,大家去帮他念佛,成就他。他家人再哭呢,叫他到外头去哭,不要在跟前哭,听到没有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