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 针对性调伏 (3 / 5)
释迦牟尼佛在经中指出:若身体做各种世间的事业、口中讲各种非语(不如法的语言)、心生各种分别念,这些都有极大过患。为此,我们应当时时忆念大悲尊者释迦牟尼佛的金刚语,发愿从今以后,一定要好好护持自己的心,断恶行善。
“无风吹动的灯火端直又明亮,若远离分别念,那我们的心就如无风的灯火,如是在清净的心当中安住,幸福又快乐。若不远离分别念,那自己的心始终不会清净,因此我们的心应当尽量安住下来,不要寻伺、也不要跟随外境,这样所有的功德就会自然而然地显现。犹如澄清的水才能显现月亮的影子,若一摇动,就现不出任何影像。”
这也是为我们宣讲一个禅定的修法:自心的分别念,就像是小猴子蹦蹦跳跳,当我们抓住它的时候,必须要以一根正念的绳子来捆住它,否则它一刹那也不会老实安份。因此我们对自己的心应时时刻刻地进行观察。
“如一个大国王,在同外境的敌人作战时,面对着敌人的千军万马,虽然也有失败的时候,但天天失败也不太可能。若事先预知将会失败,他可能更加小心翼翼周密策划安排。而心中的烦恼能毁坏所有的众生,此敌军更为凶猛,它远远超过外界的敌人。如果我们真正能依靠殊胜的对治力,与烦恼的敌军作战,那最终一定会取得彻底的胜利。可是对烦恼作战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又有几个?”
在此时此地,这个所谓的殊胜的力量,最可靠的,就是上师了。接着他又打了一个家庭的比喻,让我们很意外。因为我们知道,上师本人并没有家庭。
“如在某家庭中,有一个性格恶劣的妻子,整天谩骂吵闹,家里人的生活就一直会陷于困境中。同理,如果烦恼存在心中,我们永远也不会有安乐。一个恶妻,不但会耗尽家财,而且有些男人也会因她而丧命。若我们心中的烦恼没有调伏,则其后果比一个恶妻更为可怕。欲想断除烦恼,自己有能力做到,而要舍弃恶劣的妻子,一般人不一定有这个能力。”
心没有调伏,则产生百般的痛苦。实际上,世界上所有的痛苦都是从我执和未调伏自心而产生,调伏心则能制伏一切,否则什么都不能胜伏。所以为了调伏自己的心,我们应该精进努力地修持善法。
“在修持善法中,调伏自心最为重要。世间上有些人认为拥有某某非常重要,但这并没有什么可重要的。在释迦牟尼佛时代,阿难陀曾十分贪恋自己的妻子,但当佛陀把他带到天上后,他才知道妻子的容貌不及天女的千百万分之一,当时他就不再贪恋妻子了。所以,拥有美女并不可贵,所谓的美女也就是不净粪的口袋;登上王位也并不稀罕,所谓的王位也是痛苦和无常的本性。大多数人希望自己健康无病,永远青春年轻,但这些意义也不太大,如果能调伏自己的心,则其价值将远远超过世间上的一切。”
美女与权势,可以说是吸引男人最大的诱惑,如果这两者的诱惑抵御了,其它的东西,就很难干扰你的心了。
“我们听闻到佛法之后,应该依止寂静的地方来修持善法。萨迦班智达说:性格恶劣的人住在寂静的地方也暴躁凶猛,犹如森林当中的猛兽;若能调伏自己的相续,住在大城市里也是堪能温和。因此希求得到佛果的人,首先应好好地闻法,之后就会自然而然地生起修行的功德。”
这与我看过的一部文学作品的比喻有点相似,说一个烦恼炽盛的人,如同一头困兽。
“如果我们没有调伏自己的心,那即使长时修持,也不会得到太多的利益。对于痛苦不愿意接受,而对安乐则强烈地执著,在安乐当中放逸度日,这种希求安乐和舍弃痛苦的分别念一直在不断地涌现,我们作为修行人应断除这种分别念。正在痛苦的时候,最好安住在空性的境界当中,如果做不到,就修持自他交换的菩提心,这样一来,痛苦也就变成了产生功德的因。若我们不能转为道用,则一切痛苦和安乐都会成为修道的障碍。”
这个道理,我估计人人都有体会和观察。有时候某一种痛苦结束了,自己觉得轻松安乐,但另一种痛苦可能会接踵而至。如我想只要心脏病治好了,那其他的病不要紧;但在头痛的时候,又以为此实在是一大痛苦,若我的头痛好了,另外一个病也不要紧。实际上,我们面临的往往是这种情形,自身上一种病痊愈了,接着又产生另外一种病,这样不断地遭受各种痛苦。
“我们的心就像是恶狗一样,无论怎么喂养善待它,它都会伤害我们。但如果我们用菩提心来摄持,观想代受所有众生的痛苦,并将功德和安乐回向,这样一次的修法也可以积累千百万劫的资粮并可减轻自己的痛苦。”
我再次听到他强调菩提心,所以说,菩提心是修法的基础,一点也不为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