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奇伉俪促膝聊祭祖 众狂生挡驾递请愿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6奇伉俪促膝聊祭祖 众狂生挡驾递请愿 (1 / 3)
        对于朱舜水等人来说科学院生的那次事件或许只是一个不痛不痒的小插曲而已。几个狂生胆大妄为地跑去拆红夷大学士的台虽然最后被人家给赶了出来但他们至少是向世人表明了中原儒林面对西学流入的一种抵触防备心理。事实上在不少士大夫心目中西学的流播从整体上对儒家学说、甚至中华文明都构成了严重威胁。虽然女皇推行的学说从本质上同西学有许多相仿之处但在众人看来女皇毕竟是中华之主她的学说亦源自中土。说西学源于女皇的天学士大夫们勉强还能接受。可若说女皇的天学源于西学那众人的脸面可就真的挂不住了。因此众多中原学者一方面在努力将女皇的天学与传统学说逐一整合的同时在另一方面也在不遗余力地贬低西学就算不能将西学归纳入传统的国学也要想方设法将其纳入女皇的天学之中。至于那些对自然科学一窍不通的儒生则在一旁想方设法地旁敲侧击诋毁西学。

        当然这么一些论调和举动并不是朱舜水等身负功名头戴乌纱的大臣官僚们可以随便表述或是支持的。不过现在既然有人肯大张旗鼓的把他们的心声挑明又不用自己负责那又何乐而不为呢。抱如此这般的想法朝中的诸多大臣官吏不约而同的都选择了集体缄默。然而他们却并不知晓自己放任的只是大震之前的一个小小预兆罢了。就在红夷讲座事件之后不久一个更为汹涌的浪潮直楞楞地就向弘武君臣扑了过来。

        弘武五年冬月二十五照例子乃是农历传统的重要节日冬至。冬至又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古人称: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因此中国人向来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故而从汉朝起中原就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待到唐、宋时期冬至更是成了祭天祭祀祖宗的日子皇帝照例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也要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甚至在这天朝庭上下还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中华朝当然是全面继承了过“冬节”的传统女皇为此不仅要大张旗鼓的出京祭天朝廷上下的不少部门也会跟着一起放大假。不过“边塞闭关商旅停业”的传统还是被免除了。毕竟这是难得的一次全国性大假期不趁此机会拉动一下内需实在是有违天理。不过女皇陛下来说这一天的意义就是敬天祭祖。

        做了将近五年皇帝的孙露由衷地体验到“敬天祭祖”乃是一个中国皇帝的必修之课。就像中国的任何节日都脱不了吃喝一样敬天祭祖也是诸多农历节日的保留节目。几乎在每一个主要节日朝廷照例都要举办各种祭祀仪式主角自然就是九五至尊的皇帝陛下了。这样的情况不由让孙露在心中设想有朝一日当皇权在这个国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象征之后皇帝的工作会不会只剩下逢年过节代替国民主持盛大的祭天仪式。

        “陛下又想到什么有趣的事了吗?”望着马车中独自微笑的妻子杨绍清好奇的问道。

        “啊没什么。只是在想刚才祭天的事罢了。”回过神的孙露淡然地回答道。

        “祭天这很有趣吗?”杨绍清纳闷的问道。

        “当然不是说祭天有什么有趣之处。只不过朕刚才突然想到朕来这个时代之前的18年中参加过的祭祀仪式加起来都没有做皇帝的这五年来得多啊。”孙露想了一下解释道。

        “怎么?陛下的时代很不注重敬天祭祖吗?”杨绍清饶有兴趣的问道。作为唯一一个知道孙露身世的人在寻常情况下杨绍清对这些事情总是缄默不语。可一旦当他与孙露单独共处之时有关未来世界的话题便不再是禁忌了。

        “不错敬天祭祖的传统有一段时间确实被人抹去了。就算是后来被重拾也是形式大与内容。与现在中原的祭祀比起来总觉得缺少了些什么空洞得很呢。”回想到曾经的记忆孙露黯然地叹了口气道。

        “抹去?是废止吗?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说共和了没了皇帝了就可以连祖宗都舍弃吗?”杨绍清惊愕的追问道。在欧洲游历的经历让杨绍情对“共和”一词多多少少都有了些印象。在他看来一个是政治制度一个世俗风情两者根本就没有本质的冲突。

        “相关的原因有很多。不过当时有许多人都说是为了破除迷信。”孙露思略了一下列举了一个比较能让杨绍清理解的理由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