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节 第二届国会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节 第二届国会 (2 / 3)
        “牛鬼蛇神?子慧啊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还是那么的出言不逊。”陈子壮强忍着笑意摇头道。

        “老师我只是就事论事而已。其实老师也清楚现在国会的影响还很小。权利甚至还没有一个普通的地方议会来得大。国会议员千里迢迢的来京参加国会一是想面圣二是想给朝廷出谋划策。当然其中想给我孙露出难题看热闹的人也不少。这些人各个大有来头才华横溢满服经纶都不是些省油的灯。他们不算是牛鬼蛇神那还有谁称得上这头衔?”孙露努着嘴打着哈哈道。

        “这么说来相大人是在抱怨我们这些‘牛鬼蛇神’咯。”陈子壮听罢饶有兴趣的打趣道。

        “怎敢啊我的议长大人。相反若是哪儿天我大明的官员们一提起议会就犯毛一个头就两个大。那才叫水到渠成呢。”孙露颇为感慨的说道。其实她也不知道自己能否看到这一天的到来。但无论生什么事孙露自认自己是不会放弃这个目标的。

        “哦?这难道就是相大人心目中合格的议会吗。想必在我们的相大人心中早就有一副完整的治国画卷了吧?”陈子壮惊叹的说继而他又长叹了一声道:“其实子慧你最让为师佩服的一点就是你的执着与远见。无论是以前的议会还是现在的交易所和银行每一件事似乎都是你心中画卷的一部分。有道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老夫真的很好奇子慧你从前究竟是师从何处呢?”

        “议长不就是我的老师吗?”孙露不置可否的反问道。

        “诶说来惭愧其实老夫也没教过你什么却顶着一定老师的帽子。”陈子壮笑着摆了摆手道。却见他沉吟了片刻将话锋一转道:“不过子慧你也别怪为师倚老卖老。你此次挥师北伐定能扫平胡尘建立一份不世的功勋。但为师也希望你莫要忘记黄石公、赤松子。”

        “黄石公?赤松子?”听罢陈子壮的话语孙露的黛眉不禁微微一挑起来。她清楚陈子壮在以张良的典故提醒自己。张良在大功过后随即退隐才逃过了猜忌残忍的刘邦的残杀。可她孙露不是张良朱聿键也不是刘邦。却见孙露回头问道:“老师以前也曾这般告戒过袁督师吧?”

        “可惜崇焕兄也是个认死理的人。子慧真的要坚持亲征吗?”陈子壮不甘心的问道。

        “是的老师。有些事情明知不可为却也绝对不能放弃我不想日后后悔。”孙露斩钉截铁的说道。

        面对孙露义无返顾的眼神陈子壮知道自己是不可能阻止眼前这个女子的。就在此时从文渊阁的大堂之中传来了庄严的鼓声。却见孙露抬头望了望窗外晴朗的天空转身向陈子壮邀请道:“鼓声响了。也该是咱们上场的时刻了。老师请吧。”

        “相大人请。”不再多想的陈子壮欣然地随着孙露一同走向了国会大厅。

        同上次一样此刻的国会大厅中早已坐满了国会议员。他们各个神情激昂交头接耳。但随着司仪高声通报的响起整个国会大厅顿时鸦雀无声。紧接着隆武内阁的各个大臣、相孙露、皇帝朱聿键也一一登场就坐。在行完君臣之理后隆武王朝的第二届国会也就此拉开了序幕。然而同上次不同的是这次皇帝朱聿键并没有走一个过场就离开国会而是一路旁听了整个国会过程。这让在场来自各地的国会议员们无不欣喜万分受宠若惊。这自然不是因为皇帝特别关心国会。而是在今日的国会上朱聿键还有一桩异常重要的任务需要完成。

        随着吏部尚书史可法的开场言过后六部的官员们也开始以各自部门的顺序6续地向国会报告起“隆武朝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几乎每一个部门的报告都会引来底下议员们热情的掌声。人们高声赞美着隆武五年来的种种功绩。当工部汇报到隆武三年水灾救援情况时有个四川籍的议员还手舞足蹈地大声赞道:“吾皇圣明天佑我朝!”

        面对议员们如此兴高采烈的表现孙露觉得他们与其说是在认同自己五年的努力不如说是在讨好龙椅上的皇帝。自己在努力的以商业组织的精神按实情主持国政的时候新政策的种种成果却成了“德政”的象征。一旁端坐在龙椅上的朱聿键更是满面红光毫不吝惜地接受着来自各方的赞美。

        不过此时的孙露依然保持着优雅自信的表情。她清楚的知道无论自己怎样努力作为臣子注定只能站在皇帝身后作为皇帝的影子。而在这个国家任何功绩、战绩以及珍奇物品只能成为皇帝“英明”的象征。所以孙露并不在乎让皇帝沾“五年计划”的光。因为真正的好戏还在后头呢。

        果然当各部报告完“五年计划”的实行成果后三个留着辫子身着清庭官服的男子被带上了国会。这三人自然就是清庭派来的三个使者。孙露一直留着他们到今天就是为了在国会上好好表演一番。那三个清使战战兢兢地三跪九叩后却见为的主使詹霸颤颤巍巍地向龙椅上的朱聿键禀告道:“清国特使詹霸、沈惟炳、奇库叩见大明皇帝陛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