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争标段晋商巧贷款 为商务倭朝遣特使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3 争标段晋商巧贷款 为商务倭朝遣特使 (2 / 3)
        此刻在案牍对面坐着的正是香江银行华北分行总总行长冯贵。一头花白的头一席青袍眼前的冯贵与早些年做碧云山庄“管家”时似乎并没多大改变。但他的身家较之数年前已不知翻了十几倍。在打量了一番自己面前站着的年轻人之后他面无表情的开口问道:“乔公子您好。我的属下告诉我您想向我们银行贷款。请允许我在此先问您几个问题。”

        “那是当然冯总行长请问吧。”乔承雨欣然点头道。

        “请问您此次贷款的用途是什么?”冯贵清了清嗓子问道。

        “竞标官府招标的晋察冀道工程晋北段。”乔承雨如实相告道。

        “请问贷款多少?”冯贵例行公事般的提问道。

        “二十万银元。”乔承雨眼睛都没眨一下就报出了心中所需的数目。

        “嚯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冯贵那满是皱纹的脸上头一次有了笑意却见他换了个坐姿反问道:“请问您以什么做抵押?”

        “乔家在祁县地产与商号。”

        “您认为这些够吗?”

        “冯总行长您说呢?”

        “这可是您全部家当。如此孤注一掷您凭什么有此把握夺下此标?就算拔得头酬以贵号的实力又如何能保证工程能如期完成呢?”作为竞争对手冯贵早就将对放的底细摸得一清二楚了。

        “凭人脉。”

        “人脉?”

        “乔家商号在祁县与归化等府经营多年熟悉当地人事通观当地人脉。我想这一点不是随便什么商会、商号都能做到的吧。”乔承雨自信的答道。

        果然乔承雨的回答让冯贵的瞳孔在一瞬间收拢了。而今的他不仅任职于香江银行并且和许多北迁的岭南财阀一样他在华北、辽东等地亦置办了不少产业。或许用再过一两代他们的子孙就会变成地道的燕北大汉。不过就目前来说冯贵这样的岭南财阀与香江商会显然还未溶入北方社会。他们能购买北方的土地、产业却买不到北方的人心、人脉。这一弱项在此次的招标中显得由为突出。香江商会目前在北方的运输贸易路线主要靠的是军方的配合也就是随军贸易。这么做虽然保证了商会在北方贸易的安全但相对的贸易覆盖面就显得狭窄了许多。

        而这一点却恰恰就是山西晋商的一大优势。自季明起山西商人就凭借着地理上的优势审时度势灵活机动慎待相与在广袤的塞北大地开启了一条植根于内6的贸易路线。这些贸易路线的利润丝毫不逊色于海上贸易。于是在两相比较之后冯贵爽朗的一笑道:“乔公子真是好魄力!不过您现在还没有一个合适的担保人银行现在还不能给您贷款。老夫倒是听说城外西郊住有一位薛姓员外乃是崇祯十年的进士山西大同府人士。据说他为人慷慨仗义相信他一定不会介意帮自己老乡一把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