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呈计划张家玉面圣 调部署李定国回京 (2 / 3)
而在另一边孙露似乎也体会到了张家玉的用心就禁枪这个问题而言她本人也是颇为矛盾。一方面孙露深知枪支泛滥后的不良后果特别是中国特有的宗族体系往往会因矛盾引血腥的械斗;另一方面中华朝又确实需要用枪支来武装民众因为对刚刚摆脱战争阴影的中华百姓来说枪支不仅代表了武力保障更是一剂精神上的强心针。或许有人会说这只是“持强凌弱”式的尚武也与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有着很大的冲突但这却是而今中华朝所面临的不争事实。
还是该让这个时代的人自己去选择比较好吧在心中如此想着的孙露以体谅的口吻向臣下开口道:“联明白了那军部是否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呢?”
“回陛下臣等经商议后一至推选夏完淳将军出任该职。”张家玉跟着报出了军部经讨论后得出的最后结论。
“哦夏完淳?”孙露略带惊讶地反问道。
“是的陛下。臣等以为以夏将军的才能与资历都是出任此职的最佳人选。”张家玉这里所说的“资历”当然不是说夏完淳资历高才选他恰恰相反军部之所以会选择夏完淳前往东北正是因为他年纪轻、资历浅。毕竟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将军就算顶着参军的头衔空降东北也不会引起当地驻军以及宗族的猜忌而夏完淳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在政治上都有着越其年龄的经验加之其父曾在东北颇富盛名因此无论从何种角度上来看刚刚被调入参谋府的夏完淳都堪当这一任务的合适人选。
事实上不用张家玉点明此刻孙露自己也已经想明白了军部如此安排的用意却见她随即正色宣布道:“恩此事就照卿家们的意思去办吧。”
“遵命陛下。”眼见女皇认可了军部的安排张家玉跟着又报告道:“陛下据康定府来报**、班禅活佛派遣的朝贡团已从拉萨出了。”
“哦离**活佛上次访京也快过去十来年了吧?”孙露听罢颇为感慨地说道。
“回陛下**活佛是弘武五年离今年刚巧过了十年。”张家玉跟着补充道。
“十年了啊现在回想倒像是刚刚过去的事一样。”孙露说到这里不由在心里开了个玩笑:不知道拉萨那边是否真照那张五十圆背后的花纹翻修了布达拉宫。但她表面上还是十分认真地向张家玉嘱咐道:”藏地来中原一趟不容易得让枢秘部吩咐沿途官员一定要悉心接待才是。”
“是陛下。”张家玉低头应了一声。不过他此刻在女皇面前提起这事可不是为了西藏朝贡团的待遇问题就算真有这必要那也轮不到军部来提出。正如孙露刚才所言那是枢秘部的事身为6军尚书的张家玉要谈的自然是有关军部的问题。却见他紧接着便恭敬地询问道:“不过陛下此次朝贡团入京是否要由李定国将军陪同呢?”
“哦?那是内阁要求李定国将军陪同呢?还是军部打算调李将军回京呢?”孙露眯着眼睛注视着张家玉反问道。对于内阁与军部之间角力作为女皇孙露自然是早有耳闻了至于内阁方面对李定国、姚金、博洛等驻边武将一直以来的微词她也是心知肚明特别是掌握西北兵权的李定国更是朝中大臣以及国会议员们针对的主要目标在这种情况下若说军部甘心调李定国回京那才怪呢。
果然在女皇的逼问下张家玉随即婉转地说道:“回陛下李定国将军身负西北防务重任贸然回京恐影响当地的军务当然李将军戍边也有十余年了以其平定西北、收复西藏的功绩理应回京封帅。”
不管是张家玉也好孙露也罢心里其实都清楚一旦李定国进京封元帅他势必就会被从西北调回京师因为边将不封帅是中华朝一直以来的一个潜规则。而正如张家玉所言以李定国的功绩也早该封帅了更为重要的是一旦李定国被调回京师西北的最高军事统帅之职就会随之出现空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