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一起砸了 (2 / 4)
他们自然不会说易无歌有王府撑腰,坚持认为易无歌是得罪王府,和府里谁私通,被赶出来了,为了躲避王府罪责,所以隐姓埋名。含山村人一向不被其他村待见,想狐假虎威,才故意编了个易无歌救过王爷的事情。这样一来,别的村的人忌惮易无歌,自然也不敢在含山村胡来。
所以,对连氏族长的说辞就是:易无歌和王府侍卫通奸,然后假死,被侍卫私藏在这里。她自己在王府学了一些本事,会卖药方挣钱。却不知道孝敬家长,造福连氏族里,更不肯认亲,并且动手打长辈,逼得长辈跟她断绝关系,还用卑鄙手段抢走弟妹,同时讹诈了自己亲爷奶十两银子。
连氏族长一听这,那还了得,跟自己村村长打了声招呼,就要代表族里找易无歌算账。
而连家村村长这边,也接到李夏荷一家的告状。
来龙去脉是:李夏荷早年与孙渔有婚约,后来孙家三儿子打架斗殴惹了麻烦欠了不少钱,孙家为了三儿子,将给孙渔准备的彩礼钱都砸了进去。李家见此便跟孙渔解除了婚约,将女儿许给了周家独孙。
谁知道,周家独孙短命。这件事本来是李夏荷悲剧,不碍着孙渔家。
孙渔家却到处说李夏荷克夫,是嫌贫爱富的报应。
而孙家是谁说的?自然是孙渔的娘,庆喜婶子说的!庆喜婶子的乱嚼舌根传的十里八乡人尽皆知,导致李夏荷名声彻底坏了。这个时候,庆喜婶子再假装好人来提亲,还让李家倒贴嫁妆。
李家心想,李夏荷两次婚约不成,名声已经这样,孙渔这个人本身还不错,也就答应了。
结果谁知道,孙渔居然拒婚,推说不知此时。
这等于又在李夏荷的名誉上抹黑一笔。
再来庆喜婶子散播谣言的事情不知道怎么就败露了,李家得知后气炸了,于是找村长来评理!
毕竟,在这时代,女子名节如性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