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赵普之死 (2 / 5)
五月,李穀突然中风,卧床不起,林荣这才同意李穀告老还乡。
林荣先后接到了侯云策以及从其它渠道送来了廉县战役情报,大喜之后,独自沉思良久,最后决定重重封赏侯云策,由侯云策接替李穀之相位。
另一份情报则关系到赵普,吏部已下文书,欲调赵普到殿前指挥使杨光义帐下任行军司马一职。
赵普在廉县主持民政之事,郑州、许州先后有数千户上万名老百姓迁到了廉县。一年来,赵普主持完成了城墙的初步修缮工作,同时在黄河两岸整田修渠,廉县城外大片荒地已有了一些往日模样。开春以来,廉县城外呈现出久违的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在农田外围则是大片葱绿的草场,不少调皮捣蛋的年轻人,在草场上骑马追逐,学着放牧打猎,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得到这两份情报之后,侯云策分别招来石虎、梁守恒和钱向南到书房议事,应对变局。
过了近一月,七月中旬,吏部文书到了灵州,不过,只有调动赵普之文。
七月二十日,赵普依令向大梁出发,
赵普在黑雕军中已有近两年时间,按照黑雕军规距,文武官员都必须参加部队的晨训。这两年时间,不管风霜雨雪还是风和日丽地天气,赵普都依律参加训练,即使在廉县期间,也严格遵守这个命令。
赵普和刘成通、孟殊、沈怀镜等众文官,渐成文武兼备之士。
黑雕军两年,留给赵普许多美好的回忆。当灵州城渐渐消失在身后,赵普重重叹了一口气。
显德三年,赵普和杨光义在淮南相识,意气相投,结为异姓兄弟。赵普所学甚杂,能观气,殿前司第一勇将杨光义方面大耳,为人豪爽侠义,颇有帝王之相。从大武以来,皇帝不过是“洛阳刺史耳”,谁的手中掌握有雄兵,谁就有可能问鼎中原。
赵普心中就有了辅佐杨光义的心思。
来到侯云策帐下之后,赵普仍和杨光义保持密切联系,常有书信往来,杨光义对黑雕军很感兴趣,赵普也常在信中介绍黑雕军情况。
随着黑雕军在西北战场节节胜利,赵普对侯云策也越来越佩服,开始在侯云策和杨光义两人之间犹豫不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