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新环境 (1 / 6)
正应了那句“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的俗语。
如果跟钟任同一批参加工作的同事们,大伙在同一个单位里混了将近十个年头,仍然是大伙都一块儿当“小兵”,那就皆大欢喜,不是大伙都“安于现状”得了。
偏偏“现实”却并不如此。本该大伙一块儿熬日子的,这里面却有同事“升迁”了这里面的落差,是个人都心理不舒服。
说好了一起“扑成狗”“扑街的扑”,你却偷偷的成了神同事们的升迁,给予“钟任”的感觉就是如此。
正因为有着如此巨大的心理落差,就算没有那些“上级们”集体认定钟任“太傲气”,估计钟任也是不可能在这县里的单位一直“蹉跎岁月”的。
人生有多少个“十年”可供他浪费挥霍的呢
钟任想走了,想离开工作了十年的小县城。他本尊厉害的是“文字功夫”,这个是许多同事比不上的。
因此,钟任想要“改换跑道”的话,他有几处单位可供选择。比如,电视台,报社,或者出版社这些都是跟文字工作有关连的职业。
插一句,\咪\咪\阅读\d\真心不错,值得装个,毕竟可以缓存看书,离线朗读
如果去出版社,有利于“钟任”出版“大部头”的专著。如果去的报社,则可以隔三岔五发一些短小精悍的文章。如果去电视台,也可以做一些录制节目的后期字幕处理,或者直接拟写播音员的新闻稿。这些都是需要有这方面专长的人材的。
如果让钟任自己来挑选,他最倾向于报社。毕竟去电视台的话,他擅长的文字工作,都得转化到“幕后”。在电视镜头前,都是些“能言善辩”、口才得力者的舞台。
钟任口才不是太好,普通话就更差劲了。在镜头前说一口“含水的普通话”,他自己都觉得跌份。
本来嘛,他有一位老师,就混到了“广电厅的负责人”的高位,如果他要去电视台,老师就是他最直接的靠山。或者做些文字工作,或者嫌麻烦,老师也可以安排他担当“办公室的主任”,这个职位单单是负责整个单位的“后勤”之类。但钟任又喜欢“舞文弄墨”惯了的,不太想让一些“应酬”事务,占据他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至于到“出版社”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