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捷径 (3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1章捷径 (3 / 6)
        到了要评上“正高”的职称,就起码得有两部专著出版。

        所以说按照当时的国情,你想要争取到“学位”或“职称”方面的利益,当然就首先靠发达理论的“字数”。

        字数和数量越多门槛就越高。你跨不起那个门槛,你就不可能参与到某些利益的分配中去。

        争取到“学位”和“职称”究竟有啥好处

        那好处就大了去了。

        像“硕士”和“博士”这些学位,它们对于“求职者”争取到用人单位给予的“高薪岗位”,用处之大,无须赘言。

        一些超高薪的职位,本身就要求“求职者”起码达到“硕士”以上的学历。

        而许多大企业的普遍作法,则是按照你的“学历”来给你定薪。如果你拥有“博士”学历,企业看中你了,直接给你开个几十万的年薪,也未必不可能。

        这都是跟经济收益挂勾的。

        不然的话,哪里会有那么多人辛辛苦苦的多读那么多年的书,多掏那么大一笔“学费”。并且,已经是应该努力工作的年纪了,仍然在发奋读书“攻读”某某学位,那起码得多读三年以上时间啊,这几年如果用来赚钱,也能多赚好多但仍然有那么多的人去“攻读”学位,目的就为了拥有更高学历以后,跳槽到大企业,领取令自己满意的高薪收入。

        “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能理解好多人对于“攻读”学位的重视,就可以知道,在职者努力的争取“称职”,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可以这样说吧,“称职”其实就是“学位”的升级版本。

        拥有“高级职称”,放在新闻界,“副高”的称职,就叫“主任编辑”,“正高”的职称,就叫“高级编辑”;如果是出版界,“副高”职称,就是“副编审”,“正高”称职就是“编审”;在教育界,“副高”职称就是“副教授”,“正高”职称就是“教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