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兴顺 (5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01章兴顺 (5 / 6)
        “子报”的这几个固定的“楼市版面”,跟专门刊登广告的那种楼盘宣传,当然大大不同。

        那些“楼盘”广告,直接就吹嘘某个楼盘的房子怎么怎么好,又有什么样的优惠活动。而这个“子报”开辟的“楼市直通车”,则完全不是这种内容。

        这些固定的楼市版面,有一个最基本的东西,那就是站在市民们的角度,来纵观楼市。

        也就是说,对于商品房装修方面,该注意的各种事项啊。对于装修的各种容易犯的错误。还有各种装饰建材的相关话题这些都撰稿者,都需要以“亲历者”的角度,来娓娓讲述自己在装修新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

        还有,则是购买商品房时容易遇到的各种问题。甚至就连个房产的“契税”的话题,都可以深入的展开讨论

        总之,要从小市民关心的角度,来编辑关于“商品房”方面的投稿,然而择优刊登。

        这样一个编辑“房产直通车”版面的思路,才是小市民们最喜闻乐见的。

        必要的时候,钟任钟总编辑还特别“授意”底下的记者们,专门挑选一些发生在外省的大城市的关于房产纠纷的新闻,进行深入报道。

        又或者,针对一些外省的大城市的知名“房产”,居然爆出了安全事故啊,或者楼房质量问题之类的大新闻,你这“子报”也可以进行“热点”追踪报道

        总之,这等于是撰写一系列的揭弊的文章。写这些文章,风险与机遇并存。所谓的“风险”,就是被你“揭弊”的大企业肯定不服气,要跟你打官司的,你的文章要站得住脚,经得起考验。另外,报社肯定要承受对方通过各种方式,带给你的巨大压力

        上述的是存在巨大“风险”的一面。而所谓的“机遇”,则是这些“揭弊”文章却最为小市民喜欢。尤其是当揭露的问题,涉及到小市民“自身的权益”时,关注度就会格外之高。

        总之,发达这类文章,有利于扩大报纸的影响力,扩大报纸对小市民的“黏度”。当然,前提是要把握好“度”。

        过犹不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