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兴顺 (4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01章兴顺 (4 / 6)
        在“32个固定版面”保证不“缩水”的情况下,如果有广告,就增加版面,让“子报”看起来越来越厚,小市民花同样的钱,却能买到一份更厚的报纸,感觉就更加划算。

        超实惠啊。

        如此,也能从另外一个角度刺激“子报”的销量提升。

        但报纸越印越厚,“零售定价”却是偏低的,因此,真正靠那发行量大了,印刷报纸就能赚到一大笔钱,那也不现实。

        关键的关键,还是要看“子报”的广告收入。

        这样一份“当代都市晚报”,在所在城市的“盈利”突破口,竟然是“房地产楼盘”的广告。这个看似很偶然的现象,事实上带着某种“必然”。

        因为报社所在的这个“二线城市”,它的经济状况,有着较为特殊的一面。

        这个城市,工业和服务业都称不上发达。它的工资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维系整个城市经济发展的“骨干”,其实就在于房地产业。

        这样一个二线城市,楼盘犹如“雨后春笋”,不计其数。可以说,一个没有什么像样工业的城市,服务业也落后,它只能靠“房地产”来拉动gd了。

        尤其是报社所在的这“二线城市”,房地产又特别的发达,几乎占了整个城市经济总量的七成以上。说它是“畸形”的经济也罢,但有“房地产”业的拉动,整个城市的经济“增速”,还真心不慢。

        如此庞大的城市“楼盘”数量,如果本地有一份报纸是深受本地市民喜爱的,那这些“楼盘”在你这“子报”上投放的广告量,那就是非常惊人的数字。

        现在才只是一小部分的“楼盘广告”投放到“子报”上边而已,居然就能让“子报”的“收支平衡”了。这对“钟任”乃至李社长,都是一种意外的惊喜呀。

        有了“突破口”,路就越走越顺了。而且明确了楼盘的广告,是可以积极争取的,这也是一种有用的经验。

        “当代都市晚报”就专门的开辟了5个固定版面的“楼市直通车”版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