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一栋有故事的大厦 (4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80章一栋有故事的大厦 (4 / 6)
        感觉更加希望渺茫。

        罗国初确实不愧为一门心思琢磨各种经商手段的人。

        他也没把握“招商引资”,但他想到了另外一个把“酒店大厦”建起来的招数,那就是发动镇上的公务.员们“集资”。

        镇上在编及不在编的“公务.员”数量,大约有差不多300人左右。

        建那一栋“招待所大厦”,建筑成本,预估在一、两千万。那就按照1500万这“中间价”来计算吧,向镇上300位公务.员“集资”,一个公务.员大约出资5万即可。

        当然,在那样一个年代,5万块钱都足够农村的家庭建好一栋2层小楼了。而公务.员当时的年收入,不过几千块而已。你想让镇上的公务人员每人都拿出5万块钱来给“镇府”建“招待所大厦”,那也非常不现实。

        罗国初没想过“白拿”集资人的钱。

        公家建的“招待所大厦”当然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入股”。但可以由政.府出面向公务.员们“举债”的方式,募集到建“大厦”的资金。

        这不是白白的借钱,可以计算比银行高出两、三倍的利息。

        唯有许诺“重息”,这吸引力才强嘛。

        等到“大厦”建好,投入运营后,镇府就能支付公务.员“集资款”的利息了。

        公务.员也有一笔相当稳定而可观的利息收入。等到10年8年之后,镇里财政收入比较宽裕了,再考虑慢慢偿还本金。

        如此一来,政.府能搞好“大厦”,拓宽财源,镇上公务.员队伍也可以增加收入。

        但镇上那几百号公务.员,哪个不是靠着工资收入,过着紧巴巴的日子那个普通低收入的年代,有多少人能拿出5万块的积蓄,去吃你这翻倍的利息呢!天才一秒记住78zщ.

        于是罗国初又想出了第二套“集资方案”。那就是,扩大“集资”的范围。镇上的“公务.员”确实只有300多号在后世精减.机构的大背景下,平均下来,一个镇只能保留100多号人员哩,但由镇的财政发放工资的人员,却远不止这个数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