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冰封的入口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8章: 冰封的入口 (1 / 5)
        第28章:冰封的入口

        西藏,世界屋脊,时间的褶皱在此地被冰川与岩石永恒封存。晨光,与其说是照耀,不如说是一种缓慢的、庄严的浸染。第一缕光线越过连绵雪山的刃脊,如同稀释的金色血液,流淌过苍茫的高原,将临时基地那几顶橙蓝色的帐篷涂抹上一层沉静的金红。空气清冽得刺肺,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冰雪的甜腥和大地古老的沉寂。

        叶舟独自站在营地边缘,脚下是冻结的、带着白霜的草甸。他凝视着远方那片巨大的山谷,谷底深处,绒布冰川像一条沉睡的远古巨兽,鳞甲是万年寒冰,在渐强的天光中闪烁着幽蓝与冷白交织的光芒。然而,他看到的并非只是自然奇观。他脑海中反复回响着昨夜地质扫描仪那单调却惊心动魄的嗡鸣,以及屏幕上显示的那副令人费解的地下结构图——一个深埋在冰川之下数公里处、正在缓慢“苏醒”的未知物。它的能量签名与他们在南极、在亚马逊、在各地节点发现的截然不同,更古老,更内敛,也更……磅礴。仿佛一颗沉睡的心脏,开始了跨越百万年的又一次搏动。

        “它在那里,”叶舟的声音很低,几乎被高原的风瞬间带走,但他的目光却像钉子般牢牢楔入冰川的某个特定方位,“那个入口。我能感觉到它。”这不是推测,而是一种源自骨髓深处的共鸣,是与他脑海中那些日益清晰的符号矩阵产生的无形连接。

        帐篷帘幕被掀开,艾莉丝走了出来,手中拿着刚打印出来的热成像扫描图,纸张在冷风中猎猎作响。她的金发从防寒帽边缘逸出几缕,结上了细小的霜晶。“你是对的,叶舟。”她的声音因缺氧而略显急促,但语气充满确凿,“看这里,冰川下方这个区域,有一个明显的、孤立的热源。温度比周边永久冻土高出至少十度,而且……形态非常规则。”

        皮拉尔侦探踱步过来,他穿着厚重的防寒服,依旧难掩其精干的气质。他眉头紧锁,审视着扫描图上那个醒目的暖暖区域:“这意味着什么?浅层地热?冰川下的火山活动?”他的思维模式总是倾向于现实且可解释的地质现象。

        安娜·瓦西里娃教授也加入了讨论,她直接用便携终端调出更复杂的地质雷达数据流,屏幕的冷光映在她严肃的脸上:“不,皮拉尔。火山活动或地热会导致弥散性的温度异常。但这个热源……看它的边界,清晰得如同用圆规画出。直径约五十米,完美的圆形。自然界,至少是我们所知的自然界,从不制造如此完美的几何形态。这是……设计。”

        一直沉默地坐在一旁石块上,吸着酥油茶的多吉老人,此刻缓缓抬起头。他那张被高原阳光和岁月雕刻成深褐色核桃皮般的脸上,一双眼睛却清澈得像山巅的湖泊,沉淀着千年的智慧与传说。他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汉语缓缓说道:“那是‘康莫朗’,冰之门。古老的颂词里提到过,它是通往香巴拉王国的入口之一,但被远古的智者用永恒之冰封存,等待正确的时机,等待被选中之人的到来。”他的话语像投入静湖的石子,在每个人心中漾开一圈圈涟漪。科学数据与古老传说,在此刻指向了同一个目标。

        决策迅速而统一。尽管前路未知,风险难测,但探索这个“冰之门”是解开全局谜题的关键。在多吉老人和三位熟悉地形的当地藏民向导带领下,这支由科学家、学者、探险家和守护者组成的混合团队,踏上了前往冰川的艰难跋涉。

        海拔计的数字无情地攀升。空气越来越稀薄,像无形的纱布堵塞着口鼻,每一次吸气都需耗费额外的力气。脚下是破碎的冰碛石和滑溜的冰面,队伍排成一列纵隊,在巨大的冰塔林()间蜿蜒穿行,那些冰塔犹如扭曲的蓝色水晶宫殿,随时可能因内部应力而崩塌,投下死亡的阴影。

        马克西姆·列别杰夫,这位地质学家,却显得异常兴奋。他时不时停下,用冰镐敲下一些冰样,放在便携显微镜下观察。“太不可思议了,”他喘着气喊道,声音在空旷的冰谷中回荡,“看这些冰晶结构!它们不是随机排列的,呈现出一种……一种近乎分形的有序性。能量场,一定是某种强大的、持续的能量场影响了水分子凝结的过程,几乎像是……被某种意志刻意重组过。”

        随着他们不断深入冰川腹地,异常现象开始加剧。皮拉尔腕上的机械表指针开始疯狂打转;艾莉丝背包里的电子测距仪屏幕闪烁着一串乱码;就连他们投射在蓝色冰壁上的影子,在某些特定角度下,也会发生诡异的扭曲和拉长,仿佛空间本身在这里变得不再稳定。

        “强烈的、多频段的能量场干扰,”瓦西里娃紧盯着手中不断发出警告提示音的探测器屏幕,它的传感器几乎要超载,“强度远超我们之前遇到的任何节点。它影响了电磁场,可能还轻微扭曲了局部时空。”

        艰难行进了近六个小时后,他们终于抵达了热成像图标记的核心区域。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一个巨大的、近乎完美的圆形区域,镶嵌在冰川表面。此处的冰体呈现出一种无法形容的、深邃而纯粹的蓝色,仿佛汲取了天空和海洋的全部精华。冰面之下,隐约可见无数复杂的、发着微弱荧光的几何图案在缓缓流动,其风格与《光之书》羊皮卷以及他们破解的符号矩阵同出一源,却又更加繁复、精妙,充满了动态的生命力。

        “这就是入口?”艾莉丝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撼,“它……是实心的冰层。我们如何进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