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地质异常 (1 / 4)
第27章:地质异常
世界之轴的水晶结构在他们身后缓缓隐去光芒,如同一个巨大的生命体在沉睡前合上了眼帘。那流淌的、蕴含着宇宙星辉与生命图谱的光脉逐渐黯淡,最终只留下岩壁上微弱如呼吸的余晖。叶舟和他的团队从那个承载了过于庞大真理的山洞中走出,每一步都仿佛踏在现实与幻梦的边界上。西藏高原那稀薄而清冽的空气,如同一桶冰水,猝不及防地浇在他们仍沉浸在内在宇宙的感官上。肺部传来轻微的刺痛,提醒着他们重返物质世界的实感。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混合了敬畏与沉重的表情,仿佛灵魂被强行拓宽,尚未适应新的疆域。艾莉丝·瓦西里娃的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衣角,这位一向以理性为铠甲的地质学家,眼中仍残留着目睹微观与宏观、生命与非生命界限消融时的震撼。马克西姆·雷诺的眉头紧锁,似乎弟在脑中疯狂运算着那些违背已知物理法则的能量流动模式。皮拉尔侦探则显得异常沉默,他那双惯于审视人性幽暗角落的眼睛,此刻却映照着某种更为宏大、近乎神圣的秩序感,这让他惯常的警惕带上了一丝迷茫。叶舟走在最后,他的感觉最为复杂,那网络不再仅仅是外在的连接,更像是他神经系统延伸出的、无形的根须,依然能感受到脚下土地深处那缓慢而有力的搏动。
多吉老人和几位当地藏民仍在洞口等候,他们的身影在高原强烈的日照下,如同扎根于山岩的古老松柏。看到探险队成员们安全返回,多吉眼中闪过一丝如释重负,但更多的是一种了然。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是一种见证了无数次轮回的平静。
“你们见到了,”多吉用肯定的语气说道,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带着风与石的质感,“土地向你们展示了它的心脏。我能从你们眼睛里看到那光,还有那影子。”
叶舟深吸一口气,努力将思绪从那些流动的宇宙图景中拉回,点了点头,声音还有些恍惚:“我们看到了…一切。所有事物的连接方式,就像…就像一首肉眼可见的交响乐。”
瓦西里娃已经迅速切换回专业模式,仿佛那是她稳定心神的锚点。她卸下背包,取出那台堪称业界顶尖的多频段地质扫描仪,动作熟练地开始对周围区域进行初步探测。“我们需要详细记录这里的一切,立刻。”她的语气恢复了往常的利落,“如果这洞穴确实是全球能量网络的中心节点,那么它的地质特征、能量辐射模式、哪怕是最微小的矿物成分异常,都可能为我们理解整个网络的运作机制提供关键线索。”
然而,当扫描仪的启动程序完成,发出低沉的嗡鸣声时,发生的事情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设备没有像往常那样稳定地显示读数,而是发出一连串尖锐、近乎凄厉的警报声。高分辨率的触摸屏上,原本应该清晰呈现的地层结构图被一团混乱、不断扭曲跳跃的数据流取代,色彩斑斓却毫无意义,仿佛屏幕内部正经历着一场数字风暴。
“这不可能,”瓦西里娃惊异地说,手指迅速在屏幕上滑动,试图调出诊断菜单,同时用力敲击着设备的金属外壳,这是技术人员在设备失灵时的本能反应,“这是‘普罗透斯-VII’型,最新型号,能抵抗极端地磁干扰,内部有冗余纠错系统…理论上能处理任何已知的地质条件产生的信号噪声。”
皮拉尔侦探没有去看屏幕,他的职业本能让他更关注环境的变化。他皱眉观察着四周,压低声音说:“也许不是设备本身的问题。瓦西里娃博士,看看周围。”
经他提醒,团队其他成员也注意到了异常。随着扫描仪的持续运行,周围的空气似乎开始微微震动,不是风,而是一种源自地面的、低频的震颤,通过脚底传来,让人的骨骼隐隐发麻。远处山坡上,一群正在觅食的野生藏羚羊突然齐刷刷地抬起头,耳朵警觉地转动,僵持了不到两秒,便如同接收到无声的指令,迅速而慌乱地奔腾而去,消失在嶙峋的山石之后。连空气中那份高原特有的、亘古的寂静,似乎也被某种听不见的嗡鸣所填充,变得稠密而充满压力。
“关闭它!”叶舟突然说道,一种直觉般的、冰冷的警告沿着他的脊柱窜升,并非来自网络的信息流,而是更原始的本能,如同动物感知到地震前的异动,“立即关闭扫描仪!它在…它在激怒什么东西。”
瓦西里娃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切断了扫描仪的电源。尖锐的警报声戛然而止。屏幕上混乱的数据流如同被抽走的灵魂,瞬间消失,只留下一片漆黑的屏幕映照着众人惊疑不定的脸。
随着设备的沉寂,那些明显的异常现象——空气的震颤、地面的微动——逐渐平息下来。高原恢复了它表面的宁静。但某种感觉依然存在,如同耳鸣后的余响,一种低沉的、几乎听不见却又无处不在的嗡鸣声,仿佛来自地壳深处,来自那片古老高原的骨髓之中。
多吉老人表情严肃,他弯腰从地上抓起一把赭色的泥土,任由它们从指缝间缓缓流下。“土地在说话。”他沉声说道,目光扫过每一个团队成员,“但必须用正确的方式聆听。用蛮力去敲打它的门,它只会用沉默,或者怒火来回应。”
团队内部进行了一番简短而高效的讨论。最终决定采纳多吉的建议,采用更为谨慎、近乎“聆听”式的探测方法。他们返回建立在数公里外、相对平坦谷地中的临时基地,开始清点所有被动传感器。这些设备不同于主动发射能量波的扫描仪,它们只接收——记录地磁、次声、重力微扰、环境辐射等数据,如同放置在地球皮肤上的听诊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