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茅的试验 (5 / 7)
亏他想得出这个密码,真是有趣。这里面有两段视频,第一段,出现王班长躲在游泳池边的形象,他说到:“李总,高才生,看完视频,第一时间回答:我这游泳池究竟有多长多宽多深,里面的美女有多少个种族。如果你回答不出来,就来非洲找我。”
这家伙,视频晃动得厉害,根本无法估计,早把李茅看花了眼。其实,我的身体已经有反应了,王班长也真会挑时候,此时,正是李茅的禁欲期,然然怀着孕呢。此时,正是我的空窗期,妍子和我没那生活。
第二段视频是给我的,是他在吉普车上,打枪的场面。他说到:“庄娃子,看枪打枪,想过中瘾,到这儿来!”然后,他又把枪口对准镜头,口里“啪”地一声,仿佛在对我射击似的,又做了个鬼脸,对我说到:“在这儿,枪口可以对人!”
我知道,他在勾引我,用部队当兵时最喜欢的射击。但部队的禁令是:枪口不能对人。
其实,我想,他发这些,邀请我们去非洲,肯定不是他孤独。他是一个独自闯荡惯了的人,根本不存在孤独的烦恼。他只是想把他所感受的快乐,分享给自己的朋友。
我想起海子的诗,这是第二次想起了。第一次,是在上海的那个岛上,那个山间的小屋里。
“从明天起,给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话题又回到李茅的教育事业,他说到:“其实,我最担心的,还不是那个私立学校的事。我最担心的是,我们老家乡中的师生。”
按理说,引入优秀的教育资源共享,这应该是好事,不应该有阻碍的。但李茅的解释,让我们理解了他的担忧。
“在老家,我们的老师,水平高的都走了。留下的,水平不太高。会出现这种情况,当学生看了别的学校的老师上课后,会瞧不起本校的老师。这让老师有失落感。甚至还会出现这种情况,本校的老师,也许都不会做某些题,没见过某些题型。如果学生的问题答不出来,老师的尊严往哪儿搁?”
我想起一件事,问到:“如果上主课都由远端的老师讲了,那么,你们学校原来的老师,岂不是由课程的主导者,变成了辅导员了?”
“是,这种角色转变,恐怕不容易。”
小苏说到:“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学生一比较,对原来老师的看法,恐怕有一个较强的心理冲击吧。”
“这还是我担心的一种情况。我也跟我父亲商量过这事,他倒有个建议,不知道行不行得通。”李茅说到:“要重新建立师生关系,按我父亲的话说,就得找到共同的目标契合点。目标是什么呢?提高升学率,给贫困的孩子一个奋斗的平台。在这个意义上,老师还扮演着心理引导和思想工作的角色,这种角色,是远端老师无法代替的。按我父亲的话说,没有可替代性,就有价值。要知道,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外出打工,能够安慰他们的,也只有这些老师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