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无仪式告别 (4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二十八章 无仪式告别 (4 / 7)
        我在想,如果没有来世的话,那么人生注定了,人人都是失败者。但是来世如何证明?没有人证明。中国人太现实了,所以活在痛苦中。历史上,有些智者明白了这个道理,将转变心态作为幸福的起点,这是对的。因为生命过程中,如果你不在这个难得的过程中,发现并欣赏到美丽,你才真就失败了。

        当然,正统的理论是不支持这个说法的,因为这种自洽的内卷化的幸福,对社会的促进作用不大。比如历史上好些次的灭佛灭道运动,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政治家对这种追求的反弹。

        那些隐士,也许并不是什么世外高人,也许很多,只不过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这种方式,让他们的身心自洽,但这种方式,是政府所难以支持的。因为他们的劳动,几乎不产生什么剩余价值。只是有一部分文人鼓吹它,因为文人有时候没有官职,只好拿这个来安慰自己。

        但鼓吹隐士的人,肯定不是当隐士的人。一名隐士的世界里,究竟是怎么看待世界和自身,这是个迷。

        另一个重要收获,是体验了人性的两面性。在网络中,人们总是喜欢掩盖自己的弱点,鼓吹自己的优点。由于言论的自由性,所以束缚少,将人性最真实的两面性,直接在网络中表达了出来。

        有一种人叫键盘侠,也就是,他对一切对于他不熟悉的,他都用阴谋论来解释。对于一切比他美好的东西,都给它披上肮脏的动机。上喷天下喷地中间喷空气。但你没必要给他解释,他来网络并不是来寻求理解的,也并不需要沟通和说理。他只是来发泄的,如同心理垃圾的排泄活动,发泄完了,他就走了。

        如果发现有人附和和共鸣,他们就得意了,好像多有几个人,就证明了自己的结论。或者,他还会得到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体验,飘了。

        一个平时善良的人,也许在网上变得恶毒。一个平时柔弱的人,在网上偶尔变得暴力。看多了,我就明白,这只不过是人性的两面性。一个人的心,总是在摇摆,现实中向左,网络中向右,以保持钟摆的频率。

        从调查数据来看,喜欢家暴的男人,在社会中往往是那些没能力或者看起来比较老实的人。怕老婆的人,往往在社会上有成功的职业或者地位。

        每个人都是复杂的组合体,不能够贴一个标签就定性。

        但是,这两个收获,其实只是体验。从认知上来讲,不是什么新知识。所以,我不能在这里再浪费时间了。

        时时检查自己的趋势,让自己在最佳的直线附近波动,才是最方便的追求模式吧。

        我原本是想到深圳的,但在重庆来后,并不想了。因为,世俗的东西,并解决不了我的困惑。我的困惑在我的包里,就是董先生给我的教导:出世要求神仙道。

        我不知道有没有神仙,古人的书籍也不能给我答案。看了原来熟知的南怀瑾的书、弘学的书,仿佛把我越搞越玄。但是,自从认识到那个卖书的老头后,我觉得,肯定有某种东西,我没有见识过,只是我不专业,或者没有进入这个圈子,不知道而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