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无仪式告别 (3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二十八章 无仪式告别 (3 / 7)
        在传播效应中,现实中最不可能的小概率事件,却在虚拟领域有最好的传播效果。通常说,狗咬人不是新闻,而人咬狗却是最好的新闻。

        人们期盼奇迹,最开始是希望奇迹在自己身上发生。妄想的力量在现实中,常常被碰得稀碎,但偶尔发生在别人身上的小概率事件,也能给人们以信心。

        女生从小就被诱导出一个奇迹,尽管自己是丑小鸭,但保不准哪天变成了白天鹅。或者灰姑娘虽然命运不济,但保不齐某天被王子垂青。

        男生的奇迹,往往是从英雄主义的描写中获得灵感。比如金庸的小说,就被称为男生的童话。最差的小子,得到最大的收获。当然,最多的童话,在中国表现为神化。

        现实中得不到的东西,你不期望在现实之外得到吗?这就是文艺的功能,这就是新闻的功能。让大家对奇迹产生某种期待和信心,那就有传播效应了。今天,这种期待,产生于彩票和赌博之中,一夜暴富,解决所有生活中的问题。

        如果你说常识,没多少人理你。中国不缺少聪明人,现实已经让每个人聪明起来,他也许比你懂得更多。中国人希望有奇迹,最好发生在自己身上。

        算命的时候,你最好说,他前世是大人物,或者说他老年将有大福报,给人虚幻的希望和期待,以平衡他们在现实中受伤的心理。

        中国人在现实中很受伤,因为他们内心没有神来拯救。我们不信神,我们只信运气。况且,我们有个习惯,总是把自己现实中的地位和理想定得太高,不像信神的国度,把理想定在死后的天国,反而在现实中,容易释然。

        我们是在两三千年前,就抛弃了一神论,进入世俗社会最早的民族。在这个文化特征下,很少对死后的世界作出安排的。即使某个人内心有安排和期待,也在社会中达不成共识。而共识是,现实却那么窄逼。

        我们所受的教育,其实是政治道德层面的比较多。这种教育所带来的好处是,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结构和完善的治理层级。但坏处是,当官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穷其一生,学非所用。所以,没用的学问,会让人堕落。

        我们只相信现实,但现实中的确有小概率的奇迹。其实,哪个人不是奇迹呢?你的经历和一切社会活动和关系,都是独特的,包括从小一起长到大的双胞胎,他们之间的经历也不一样。但我们不承认自己就是奇迹,因为,我们总喜欢对照大多数人的结论,追求大家所追求的。

        本来散步时,大家看到不一样的风景,行走不一样的路径,都是独特的人生。但是,我们喜欢拥挤在一条赛道上,拼命向前跑,哪怕互相拥挤互相伤害,也要互相攀比,并且,争取拿到第一名。

        这种心态,让大多数人有失败感。因为获奖选手最终只是极少数人。并且,长久竞争的失败,总让我们怀疑,那前面的几个选手,要么是天才要么是犯规,要么是神力相助,是奇迹。

        其实,这个人生观,注定了,只属于少数人实现的东西,所以,这个小概率的成功,注定让大家期待奇迹。今天这个产生奇迹的赛道,就是挣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