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想的可能性 (3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九十一章 想的可能性 (3 / 5)
        “比如量子力学,关于微观世界的量子纠缠,根本不是我们用常识可以理解的。”

        万老师终于发现自己手中的杯子没有茶了,他放下来,倒了一杯茶。想了想,说到:“这个意思很明白了,我们这种思维,是没有多少价值了。”他并没有沮丧的神情,以他这种崇高的求知精神来说,证明自己错了,也是一种成果。

        “不,或许,平面的思维,也有它的价值,要不然,逻辑学对人类思想和科学进步的贡献,就无法解释。”

        先打一捧,再给颗糖。小胡这样正说来反说去,我都不知道他的真实意图了。

        “有一个理论,叫全息理论。也是现代物理学的重要发现,数学上,也给它开辟了巨大的研究空间。我先举一个例子,就是人们对黑洞的研究。”

        这是当今最热门的话题,霍金,那个躺在轮椅上空想的人,把这个理论推向了公众,他本人的奇特性与他理论的奇特性,构成了流行的所有元素。

        “黑洞,是我们观察的边界。当然它不是宇宙的终结点,只是我们观察的终结点。它能够吸收所有的光,所以,我们观察的工具:光,就在那里终结了。于是,有人就问,黑洞究竟有多深呢?不知道,因为观察终结了,我们只能观察到,它是一个平面。它的力量及运动规律是什么呢?也因为观察终结,我们就无法准确描述了。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它周围的星云来模拟它,当然,我们看到的,都只是平面的图形,也就是说,黑洞所影响的天体运行观察结果,是二维的。我们知道,世界空间是三维的。用二维的方法,能够模拟三维的世界吗?也许能!”

        这个结论,让我们大吃一惊。推翻了以前,我们的认识。

        “最开始我看到这个推论时,也吃了一惊。其实,只要打个比方,我们就明白了。比如,我们拍照,照片只是二维的图像,但是,我们却可以想象出它的三维实景。为什么?因为二维图像也是一种全息图像,包含了三维世界的所有信息。比如,二维图像中,只有大小明暗与色彩等二维特点,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大小来想像远近,这不就立体了?三维了?甚至,我们看立体电影,两个模糊的二维图像,只要组合得当,戴上特制的眼镜,就可以看到三维的效果,对不对?”

        “对对对”万老师一拍桌子,差点吓了我们一跳。他只是惊喜:“不要说立体电影,就是电影,我们全神贯注在看的时候,给我们的认识和感觉,完全在空间上是三维的,甚至还加上速度与时间,这就是四维的东西了,其实,电影,只不过是拍摄在胶片上了二维图像。”

        小胡的比喻很精妙:照片与立体电影。万老师的发挥也很好:电影感受与胶片。按通常标准来说,万老师算是思维敏捷的人。

        “那么,二维图像可以模拟出三维甚至四维的现实,理论基点在哪里呢?”万老师是学院派,他需要大前提小前提与结论的统一性。

        “我想,全息论,或许可以作为理论的一个基点。毕竟,所有二维图像可以包含所有维度的全部信息。”

        我想到了一句话:“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是不是也是全息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