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来点实际的 (2 / 5)
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知道,太阳从来没变过大小。这个问题本身就错了,那千年来,企图突破孔子难题的努力者,所有的努力,岂不是个笑话?
我不想在认识论及推理方面,跟万师兄进行深入讨论。我们也不是想就此回家,如小胡一样追求新生活。毕竟我们有的是时间,即使上当,也不差这几天。
我所思考的,与万师兄有所不同,但感受却相似。我说到:“我也有点失望。”
“肯定跟我不一样。”
万师兄果然理解我,我说到:“我想追求实际效果,但至今没看到,学佛,会改变我们哪些东西,跟着医生学治病,跟着魔术师学戏法,跟着这老法师,我们学得了什么呢?”
各怀心思,各自回屋安睡。
第二天,老法师好像偷听过我们的讲话,开口就打中我们的心。
“大家听我这老头子啰嗦,有点不耐烦了吧?我年岁大了,学了一生的佛法。有人要问,学法,有用还是没用呢?这个怎么回答呢?要说有用,你们看,我与其它老头子,有什么区别吗?别说没神通没开悟,就是身体的病一点也不少,皱纹比哪个都多。说没用吧,还是有用的。死后,我有点把握。生时,我习气也改了。这就是最基本的用。”
要说宗教的特点,必须给生死一个答案。但是这个答案,是否经得起检验,就说不准了。毕竟,没有人死后再重来,跟我们讲那个世界的。我想听听,他所说的有把握,是什么意思。
“古代人,修道的多,得道的人也多,现在出家的人很多,真正的修行人却没有古人多。其实古今有什么分别呢?没什么分别,就是个人的认识、见解、作法不及古人,因此就得不到古人那真实的受益,个人没有很好的正因。正确的因才能得到正确的果位,经上说了很多比喻,狐狸精跟着狮子王,百千万劫,狮子王还是狮子王,狐狸精还是狐狸精,怎么回事呢?就是个人的因种得不正,这个因若是不正确,就是再高尚再正确的佛法也入不进!”
说到果位,我没有见过所谓有果位的人,这个果,在现实中,如何表现出来呢?
“现在信佛的人也不少,知识比古代也要广一些,那为什么得不到古人实际的受用呢?就是思想太多了,世缘太重了,也没别的,就是这些放不下!财色名利放不下,社会上这形形色色丢不开。为什么我们出家人要割爱辞亲、背井离乡呢?最亲的是父母,最爱的是妻子,假若一个人能把这些丢开,还有什么事情放不下呢?”
小胡倒是放下了,他把佛法放下了,抓住了小戴。我与万师兄,倒有许多放下不。相较而言,万师兄抓得比我还多些,除了家庭,还有学术,以及他所谓想打通思想哲学与佛学的壁垒。
“有些人,看过几部经,看过几部语录,就自认为是个懂佛法的人了,语录上所说的道理,那是语录上的人所得的实际,他才说这一篇大道理,我们光看看怎么能行呢?你没达到实际呀!佛教没有别的,就是一个实际,不是说的,是行的,你踏踏实实地去行,去做,就会得到实际的好处。你光嘴说说,笔写写,那还是不行,一定要达到实际!”
这好像是批评万师兄的,但是实际,又是指的什么呢?你把实际拿出来给大家看一下,大家就明白了。光说,没什么用,大家也没什么信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