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表相与义趣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三十四章 表相与义趣 (1 / 4)
        晚上睡觉时,才第一次体会到那熟悉的味道,就是泥土的味道。我是从农村长大的,这种亲切与怀旧的情绪,难免会勾起我的记忆。

        泥土的味道是一样的,不管中四川的紫色盆地还是云南的红土高原,有一种味道蒸腾到你的每一寸皮肤,不管是冬天还是春天。

        庄稼与蔬菜是有味道的,它们生长时会发出声音,不管是晚上还是白天。在这个山边的冬夜,最黑暗与最寂静的地方,你会感受到自己只是自然的一部分,死亡后理入泥土,是你最好的归宿。

        托体同山阿。

        都说佛法讲生死,因为生死事大。其实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这块土地上,每时每刻,方死方生,循环不已。生命从泥土中来,最后归于泥土中去,就是这么自然。

        安静得只听见自己的心跳与呼吸,你不要恐惧,人生看似热闹,但归根结底,只能是自己面对自己。而法师所讲,连自己也没有了,那跟自然,就一起呼吸。有什么可怕的呢?

        安然下来,放下生死,就不畏怖,无畏怖,就安睡了。

        第二天,法师继续着他的**,当然,他继续着他浓重的生活气息,加入了问答环节,总能吸引我们的倾听。老实录音,老实记录下来。

        最近几年来,我观察发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些佛弟子比不学佛的人更执著。有些佛弟子学佛多年执著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学得更加执著。这就说明,这样的佛弟子学错了!

        当我们学会行善的时候,我们竟然容忍不了家人的不行善,我们看到家人不行善的时候就义愤填膺,乃至于看都不想看家人,如是则请问——我们行善的意义在哪儿?这样学佛对吗?

        有的学佛的人,一辈子就堕落到这样的颠倒的伪善当中,如果没有善知识的引导,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来。经历过类似的偏执以后而能走出来的人也很少。

        我看到有些有三、五十年修行的人,他们一辈子就在这种伪善当中,根本都没有考虑过要走出来;他认为行善不会有错啊!他们认为行善就是修行,行善不会有错吧!但事实上,如果行善变成执著、如果行善变成了模式的时候,那么你所行根本与佛法没有关系。

        当我对空性有点体会的时候、或者说对中观的思想有一个彻底掌握并能运用的时候自己才反观自己。因为中观思想对善恶任何一个概念都是要遮破的;遮破善法的实有性并不是不让我们做善法、也不是不积极,而是不堕落在颠倒当中。这个时候你才会知道什么叫修行,否则的话,你做了半天善事等都未必是修行。

        你们有没有观察过自己的心、自己的学佛、自己的所谓看上去比别人对生活的淡然,有没有感觉到自己高高在上呢?有没有感觉到你比别人高级很多呢?若有,那么你们所修的一切都已经错了,所做的努力肯定不会有太大的结果,这一点是可怕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