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表相与义趣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三十四章 表相与义趣 (2 / 4)
        其实恶并不可怕,因为当佛弟子知道是恶业的时候,大部分的佛弟子不会去做了。对于佛弟子来说,最可怕的是:堕落到自认为修行的善、慈悲、布施,这是最可怕的。可怕的不是善、布施及慈悲的本身,而是你没有秉持正见去行持这些。

        我真的看到好多佛弟子对别人好而对家人就没有耐心、一点也不慈悲,不友善;这都是没有学明白。我们往往认为对别人好叫慈悲,对家人好那叫执著,好多时候我们是这样定义的,所以我们不敢对家人好,一但对家人好了,我们自己纠结“我是不是又执著了”。其实对家人好不能叫执著不执著,你在对家人好、慈悲的过程中应该去观察一下自己的心,当心安住于无我正见时再去做你所要做的一切,这就不可能有很大的执著。可是,我们往往是认为“对家人好一点就是很大的执著了”。我们看见一条鱼受苦的时候我们都能去放生,可是,对自己的家人却常常是漠视!

        在原始佛教及藏传佛教讲,佛堂里不能穿鞋,可是从古到今,汉地有好多好多的大成就者,他们到佛殿里都穿着鞋;所以,这就有问题了,到底是穿鞋对还是不穿鞋对呢?

        再例如磕大头,汉传的传统当中没有磕大头的习惯,南传佛教也没有磕大头的习惯,而藏传佛教有磕大头的习惯。磕大头本身是非常好的,可是我们如果认为要表达对上师的恭敬就只有磕大头最好,那么这就又错了。磕大头虽然在缘起上显现的功德有点不一样,但是并不是真的让你堕落在功德相当中。难道南传佛教的人磕头没有功德了吗?人家不成就阿罗汉了吗?汉传佛教的古大德也没有磕大头难道不成就了吗?所以,磕大头也好,磕小头也好都不是问题,你若落入到固有的执著当中就错了,可是,我们有的佛弟子对不磕大头而磕小头的同修道友都很轻蔑;有的时候为了表现要比别人好,要装着去磕大头。

        人的心特别有意思。在2001年左右的时候,当我学会磕大头以后,看到谁磕小头都有点不舒服,认为他们那种磕法是不对的,特别的执著。总想告诉人家,你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其实这种行为特别颠倒。后来我在想,汉传佛教那么多的成就者他们没有这样磕头也一样成就啊!你什么时候看到六祖慧能大师磕大头了?所以,到底是怎么样磕头是对呢?

        如果结合观想和发心,当然磕大头和磕小头有一点区别;但究竟意义上如果在磕头的过程当中起了缘起相的差别,而迷于其中,那么你已经远离了佛法,你的磕头连佛法都不是。缘起上有差别,但这不是让你迷的理由,就好象我那时的心态:别人的磕小头就是不好!实际上这种想法是很错误的。你可以这样磕大头,但不要执著,不要落入到模式当中。

        佛法的任何教义都是让你“无我”,你磕了半天的头,那个我越来越强烈,认为自己比别人对,你的磕头有用吗?

        居士说:可是,最开始没有接触到“无我”的教义啊。

        师曰:所以,你要接触正法!你要请你的善知识告诉你怎么做才是对的!以“无我”正见来摄持自己的身口意并不是要证悟了才能做到。有的时候我们会以:“我没接触过‘无我’的教义”这种说法为自己找理由。我们永远想为自己那自我的执著找一个合法的理由。如果你没有觉察到,那是因为你根本没有想去相应佛法之道。难道你不知道佛法的根本就是在讲“无我”吗?既然是无我,那么在供佛的时候你要不要无我,要不要去思考和相应无我理趣,磕头的时候你要不要相应无我呢?可是你们没有去做。你们去做善事的时候沾沾自喜,为什么?因为觉得自己的人生真不错,看我能行善积德,你不愿意考虑无我,就怕一但无我的话那我所做的善事,是不是就没有实质性的东西了呢!

        当然,不是说让你起初一下子就证悟佛法;但是佛法究竟的义趣必须要知道。在善知识没讲的时候自己要去总结,而不是盲目的进行。所以,过去禅宗有一句话说:解门一开,悟门就塞。并不是说不让善知识给你讲东西,而是因为我们很懒惰;若将善知识的讲解变成你懒惰的借口,那这个讲解就没有意义了。

        佛法主要讲无我,所做一切若不离开无我,那就是修行!供佛、供水、供灯等等你不要离开无我理趣,你断恶向善不要离开无我,那就好办了。你们愿意这样做吗?不愿意的!若真的“无我”了那岂不会失去了修行的促进力了吗?因此我们就觉得必须要找到一个借口,或者说自我必须要找到一个借口。比如说:我做了什么我会往生极乐世界、我做了什么我的人生会有意义、我怎么能度我无始劫以来的父母,我能怎么怎么样……,这个时候感觉自己做得特别有兴趣,感觉自己活着很有目标。然而以如是而统摄的修行皆是增长自我的颠倒行,不是真正的修行佛法。

        2015年在内蒙古过春节的时候,大年三十那天有好多居士去看圆证法师,院里好多女居士,大家看上去很端庄好象很守规矩。我那时就在想和他们说:“谁现在能脸不红的放一个很响亮的屁,我就给谁一个甘露丸。”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不是我有精神病,我当时是在想:“其实我们连一个表相都不敢打破的时候,我们认为这个人在众人面前不放屁就是礼节,其实这也是一种颠倒。”若我们连个放屁都感觉很尴尬不自在,乃至于因不小心放了个响屁,都会让自己半天或一天都纠结而不自在。若你连一个屁的问题都不能自在面对,那么请问:你能看破吗?

        居士说:师父那样做不是不礼貌吗?

        师曰:礼貌不礼貌不是屁的问题,而是我们人心的问题。这就是一但你把他看成固有的东西,那么你就被其迷惑且束缚了。所以我们不是不遵守世间的道德,是我们知道遵守也仅仅是方便而已,他不是决定的。可是,如果你们认为我们作为佛弟子表现得温柔、贤惠、守礼那就是佛法的话,那么我会告诉你:你这样的想法错得离谱。佛法是要打破一切二元概念的,虽然我们不违世俗礼法,但却必须要从内心中打破对其固有的执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